•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四川達州:不斷深化農村改革 加速推進鄉村振興

    2025年04月15日 15:01 新浪四川城事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達州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窗口期。日前,達州市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全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已出臺,圍繞糧食安全、產業振興、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等核心領域提出28項具體舉措,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市、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供了行動綱領。

      穩糧保供筑根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

      將糧食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明確提出2025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851.8萬畝以上,產量突破331.4萬噸,奮力實現全省糧食總產“十三連冠”。為實現這一目標:

      擴面提質并行:通過建設95個糧油千畝高產片、34個百畝超高產攻關片,全域推廣“噸糧田”模式,同步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冬閑田擴種等舉措。

      科技賦能增效:依托“天府森林四庫”建設,發展林下經濟,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新增稻漁綜合種養3萬畝,特色產業基地穩定在285萬畝以上。

      嚴守耕地紅線:以“長牙齒”措施持續整治“大棚房”、侵占耕地和亂占耕地建房等問題,分類推進撂荒地治理,確保耕地面積只增不減。

      產業融合促升級,沖刺千億級農業產業集群

      通過“接二連三”延伸產業鏈條,有效破解傳統農業附加值低的難題,為產業振興提供示范樣本。聚焦“三千億”目標,實施意見提出持續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全產業鏈開發:重點打造糧食、生豬、苧麻等六大特色產業集群,推動上海天虹苧麻、浙江鑫宙竹纏繞管道等重大項目落地,力爭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750億元。

      園區提檔升級:推動宣漢縣肉牛、渠縣糧油等省五星級園區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新增或晉升省星級園區3個以上。

      農文旅深度融合:開發鄉村民宿、科普研學等新業態,用好用活“巴山食薈”“巴山青”“巴山纖子”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舉辦“村BA”“村跑”等特色活動激活鄉村經濟。

      科技賦能強支撐,構建丘陵山區振興新范式

      積極探索實踐丘陵山地農機化和種業創新,對破解全國同類地區農業現代化難題提供重要參考價值。針對丘陵山區農業發展瓶頸,創新提出三大攻堅方向:

      農機裝備突破:實施丘區農機產業園提升行動,確保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升至63%以上。

      種業振興提速:建立苧麻、烏梅等特色種質資源庫,開展新品種示范展示25個以上,培育本土優質品種10個以上。

      數字鄉村建設:建成“三農”大數據監管平臺,推進開江縣第二批數字鄉村試點建設,探索智慧農業發展長效機制。

      城鄉融合促均衡,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將鄉村建設與生態保護、文化傳承有機結合,走出一條具有巴渠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圍繞“五大振興”目標,實施意見部署系列民生工程:

      基礎設施補短板:新改建農村公路1380公里以上,完成53個行政村污水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75%以上。

      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建設城鄉教育共同體,完善縣域醫共體,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險和基礎養老金。

      鄉村治理創新:深化“一肩挑”人員監督機制,常態化開展“三下鄉”活動,培育“一村六員一主播”農業實用人才。

      生態保護并重:嚴守長江十年禁漁,推進農村改廁后續管護,加快建設“森林糧庫”,全方位多途徑豐富群眾“菜籃子”。

      深化改革激活力,健全鄉村振興保障機制

      通過制度創新破解要素制約,為丘陵地區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提供可操作路徑。實施意見從多個維度創新制度供給:

      城鄉融合試點:支持宣漢縣開展省級城鄉融合改革試點,探索土地制度、產權制度等領域突破。

      要素配置優化:落實土地出讓收益50%以上用于農業農村,推廣涉農產業“金融鏈長”制,推動涉農貸款余額持續增長;

      人才振興工程:實施“達人英才計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推動城市人才定期服務鄉村。

      市民化配套機制:完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健全農業轉移人口社保體系,保障進城農民合法權益。(來源:馮小峰/達州三農 )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