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通川:大力推進糧油園區建設 引領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5年04月15日 14:07 新浪四川城事 

      今年2月,通川區北山水稻油菜現代農業園區獲評四川省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成績的背后,是通川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大力推進糧油園區建設,推動糧食生產提質增效,夯實筑牢糧食安全根基的鏗鏘足音。

    通川區北山水稻油菜現代農業園區通川區北山水稻油菜現代農業園區

      暮春時節,在通川區北山水稻油菜現代農業園區,成片的小麥、油菜長勢正好,綠意盎然,孕育著豐收的希望,這幾天,通川區穗香種植專業合作社業主成員趙貴才正忙著用無人機給小麥施藥。 

    趙貴才正在用無人機給小麥施藥趙貴才正在用無人機給小麥施藥

      “小麥收獲后,緊接著我們又將種植玉米,通過這種輪作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確保糧食生產增產增效。”通川區穗香種植專業合作社業主成員趙貴才告訴記者。 通川區北山水稻油菜現代農業園區以高山優質水稻為主導產業,以玉米、油菜、小麥產業為輔,耕地面積1.15萬畝,常年種植優質水稻0.943萬畝,目前已形成輪作倒茬、間作套種、糧豬生態循環發展模式和稻—油輪作等種植模式,成為通川糧油高產優產集中區。 

      高位推動 健全機制強保障

      多年來,通川始終堅持重農強農富農思想,把經濟效益好、科技水平高、聯農帶農強的糧油園區建設作為推動糧食生產提質增效的強引擎,切實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通過成立通川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領導小組,編制《通川區北山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規劃》,先后出臺《通川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7年)》《通川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管理辦法》《通川區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二十三條》等一系列保障政策和管理文件,累計投入園區建設資金2100萬元,有效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參與園區建設,初步構建了“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多方配合、群眾參與”的現代化園區運營模式。

      “我們平時加強了對園區安全、規范化運營的監管,確保園區管理規范有序,切實發揮效益。”區農業農村局園區股負責人周勇說道。 

      固本強基  完善設施提質效

      走進通川區北山水稻油菜現代農業園區,田塊方正、路渠完善、土地平整,一幅現代農業園區的蓬勃圖景躍然眼前。

    園區基礎設施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完善

      藏糧于地,地好糧豐。作為通川高山優質水稻的主產區,2024年,園區水稻畝產597.24公斤,較全區平均畝平增產18.5%,而高產優產的背后,得益于多年來通川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宜機化改造,加快園區水、電、路、渠、訊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農田灌排能力、農機作業能力、耕地生產能力,提高糧食單產產量,切實將“糧田”變“良田”。截至目前,北山農業園區建設高標準農田9315畝,累計建成村組道路112公里、產業道路52.5公里、灌溉渠系39.6km,為推動糧油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技賦能  智慧園區增活力

      無人機直播、機插育秧、無人機噴藥噴粉、24小時智能監測病蟲及氣候信息……,在通川區北山水稻油菜現代農業園區,大型拖拉機、旋耕機、播種(插秧)機、聯合收割機、微耕機、烘干機及植保無人機等各種先進農機裝備擺放整齊,可滿足園區糧食耕、種、收、烘各環節需求,目前園區有各類機械746臺套,建有土壤、氣象、病蟲測報、農機監管等監測系統,積極開展新品種、新模式、新裝備、新技術等“四新技術”示范及推廣,初步實現了數字化管理、智能化操作,2024年,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6.5%以上,科技的助力讓園區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

     園區的各種農機設備 園區的各種農機設備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園區糧油生產數字化管控平臺建設,提高播種栽插、用水管理、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收割等關鍵環節的數字化管理、可視化分析和綜合化服務水平,推動農業生產節本提效。”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超說道。

      聯農帶農  強力引領促振興

      園區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引擎,為進一步提高聯農帶農水平,通川區加強糧油園區經營主體培育,切實發揮多元主體引領帶動作用。截至目前,園區培育有市級及以上龍頭企業4家、專業合作社37家、家庭農場55家,穗香米業、宏德農機、陽陽農場等一大批經營主體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這些經營主體采取訂單生產、入園就業、保底分紅+二次返利、股份合作、財政資金折股量化到農等多種方式,與農戶建立“緊、穩、久”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抱團發展,有力帶動當地4372戶農戶走上致富奔康快車道。

     在園區務工的村民 在園區務工的村民

      “我長期在園區干活,理溝、鋤草、施肥這些,還有土地租金,一年有兩萬多元的收入,把家也照顧到了,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北山鎮石龍村村民楊稀秀說道。

      多年來,通川區堅決扛牢糧食安全主體責任,加快現代糧油園區建設,切實發揮糧油園區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區糧油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方向發展。截至目前,全區共有省級現代糧油園區1個、市級現代糧油園區2個、區級糧油園區2個、區級糧經復合現代農業園區3個,糧油園區引領通川現代農業向高而攀,破浪前行。 

      沃野千里競生機,守護糧安筑根基。下一步,通川將以晉級省四星級、五星級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及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目標,大力實施“天府糧倉·千園建設”行動,以融合發展及可持續發展為方向,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以構建全產業體系為目標,高標準推進糧油園區“規模化、數字化、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融合化”全鏈條建設,著力打造經營規模適度、發展模式創新、科技支撐有力、技術裝備先進、資源要素集聚、一二三產融合、利益共建共享的現代農業園區,奮力推進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貢獻更多通川力量。(來源:通川融媒)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