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政熱點小組記者 趙奕

  日前,眉山青神縣農戶馮先生通過“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反映,位于成都郫都區的四川鴻某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某匯”)以“包技術、包產量、包高價回收”為噱頭,引導其購買鹿角靈芝菌種,但種植過程中菌包出現霉變,讓他懷疑公司宣傳的真實性。

  接到投訴后,記者通過實地走訪,發現該農戶家中菌包一半已經發霉,部分菌種發育不良,這與鴻某匯宣傳的“很好種”“95%出菇率”相差甚遠,并于3月13日推出調查報道。

  川觀新聞調查報道推出后,引起相關部門重視。目前,郫都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公安局、市場監管局以及三道堰鎮政府等多個部門開會商討后,已經介入對鴻某匯的實地調查,目前調查正在進行中。

  馮先生家中的菌包一半沒出菇,部分袋子出現了綠色霉菌。資料圖片

  郫都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農業方面看,目前正在研判能否就其未進行備案進行相關處罰。他解釋,因為食用菌種屬特殊商品,當前法律對未備案行為是否能處罰及其處罰標準尚未細化,需要去省、市相關部門做進一步了解。

  此外,鴻某匯負責人曾表示,他們是與河南太康縣水潤君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潤君趙”)合作的,“水潤君趙”生產菌種,“鴻某匯”負責技術培訓和銷售菌種。

  稿件發出后,“水潤君趙”公司相關負責人主動對接記者表示:該公司的確向鴻某匯出售過鹿角靈芝菌種,但鴻某匯并非其直營公司或代理商,屬于經銷商。對于鴻某匯售賣菌種時向農戶宣傳的具體內容,該負責人表示他們對此并不了解。“鴻某匯并非直營公司,我們向其出售菌種,只能做好自己這一環節,無法約束銷售方的經營行為。”其稱。

  對于為何會將《食用菌菌種生產經營許可證》復印件提供給鴻某匯,該負責人表示,這是便于鴻某匯去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備案所用。“銷售方需要憑借原始廠家的生產資質去進行官方備案。”

  此前記者在調查中獲悉,鴻某匯并沒有《食用菌菌種生產經營許可證》。郫都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工作人員表示,據現有法律條例,若沒有許可證,則應向當地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備案,郫都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去年底就要求該公司補齊調運檢驗證書、種子生產商的授權書以及進貨和銷售記錄后進行備案,截至目前該公司也沒有進行備案。

  對此川觀新聞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