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2月26日上午,成都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會議聽取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長王鳳朝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回顧2024年,安排2025年工作。

  看成績

  走出企穩回升的奮進曲線

  2024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7%、達2.35萬億元,增速居副省級城市第2位,經濟運行走出了一條從承壓下行到企穩回升的奮進曲線。

  經濟基本盤“穩”的態勢鞏固增強。全面落實“兩重”“兩新”和一攬子增量政策,開展“蓉品出川”“蓉品出海”市場拓展行動、抓項目促投資百日專項行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3%,外貿進出口總額、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

  高質量發展“進”的步伐堅定有力。國家實驗室園區建成投用,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連續9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實現“六連升”。高新技術企業增長11.5%,國家級產業集群增至14個。航空貨郵吞吐量歷史性突破100萬噸,旅客吞吐量超8700萬人次、排名全國城市第3位。

  標志性改革“立”的勢能加速蓄積。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設立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全市規模(限額)以上企業凈增3488家。聚焦“強縣活鎮興村”推動8個縣市新城加快發展,3個全國百強縣(市)實現位次提升。實施“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行動,產業園區正加快成為成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主引擎。

  服務老百姓“實”的成效持續顯現。創新構建“蓉易就業”基層服務機制,城鎮新增就業29.8萬人。實施“科學治堵、高效治堵、開門治堵”等小微整治提能,推進首批63項交通堵點治理任務,規范占道施工打圍管理,中心城區擁堵指數從1.38 降至1.31。108項民生實事工作目標全面完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提高至69.7%,連續16年獲評“最具幸福感城市”。

  定目標

  預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7%以上

  起勢發力,開局搶跑。會議明確,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7%以上。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以上、6%以上和6%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保持規模穩定;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1%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

  目標是基于重大機遇和功能定位的考量。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機遇交織匯集,“西部經濟中心、西部科技創新中心、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核心功能定位,全面提升成都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位勢能級。

  目標是源于發展基礎與資源稟賦的底氣。當前,一系列量身定制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加速釋放,有利于成都發揮市場腹地廣闊、科技資源富集、產業基礎雄厚等比較優勢,有利于成都不斷提升經濟增長能級、產業發展能級、腹地支撐能級、改革開放能級、城市治理能級。

  抓重點

  九個方面把握工作方向

  目標錨定,如何實現?新的一年,成都將重點抓好九個方面工作。

  聚焦落實戰略任務擔當時代使命,加力做大做強做優城市核心能級、更好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成都將推動重大戰略部署落實見效,推動雙核聯動聯建乘勢而上,推動成都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推動公園城市建設示范突破。

  聚集當好全省經濟發展“主引擎”“壓艙石”,加力擴大有效需求、穩住經濟大盤。成都將大力提振有潛能的消費,全面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全力穩定外貿外資。

  聚焦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成都將提升創新策源能力,拓寬成果轉化通道,建強人才支撐體系,優化創新生態環境。

  聚焦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力建設制造強市、鞏固實體經濟根基。成都將加快產業建圈強鏈,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打響成都制造品牌。

  聚焦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加力增強發展動能、提升發展質量。成都將堅定不移建強產業園區,堅定不移壯大縣域經濟,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振興,堅定不移搞活民營經濟,堅定不移做強國有企業。

  聚焦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力拓展合作空間、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成都將提質建設開放通道,全面建強開放平臺,深化人文交流合作。

  聚焦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力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塑造公園城市優美形態。成都將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系統布局藍綠開放空間,推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豐富生態價值轉換途徑。

  聚焦擦亮最具活力和幸福感城市名片,加力增進民生福祉、創造幸福美好生活。成都將突出就業優先導向,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高水平健康成都,打造全齡友好社會,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精準實施文化惠民。

  聚焦構建超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體系,加力提升智治善治眾治效能、守牢發展底線紅線。成都將強化城市智慧治理,提升精細治理水平,堅決守好良田沃土,筑牢城市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