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鐘帆

  “課后延時服務費從600元/學期漲到900元/學期,顯著高于區域平均水平。”近日,瀘州市江陽區一學生家長通過“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一一問政四川”反映學校課后延時服務收費問題。在家長看來,學校并未說明差異化定價理由,并且課后延時服務實際以“學生自習”為主,缺乏特色課程或個性化輔導,與收費標準不匹配。

  為何課后延時服務費會大幅上漲?四川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有無明確的收費標準?川觀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家長反映

  上學期600元新學期900元,課后延時服務費突然“漲價”

  據“瀘州市江陽區江北學校”家長劉先生介紹,他常年在外務工,近期返鄉在家,收到了學校關于收取課后延時服務費的通知,這份通知讓他大吃一驚:和上學期比,課后延時服務費幾乎漲了50%。“也有家長在群里質疑,班主任又重新發了一遍這份通知。”劉先生說。

  “瀘州市江陽區江北學校”是一所九年義務制教育學校。在劉先生提供的這份“瀘州興陽教育‘課后服務’江陽區江北學校分校學生課后服務告學生家長書”中,記者看到:“一至八年級課后服務2月13日起,6月24日結束,扣除法定節假日后課后服務時間共90天,每課時收費5元,春期共計收費900元”。

  “按照這份通知,我家孩子這學期就得交900元。”劉先生告訴記者,之所以質疑,不僅因為收費較貴,也因為學校并未說明定價大幅上漲的理由。“上學期都才600元,這學期突然漲了一半。”劉先生認為,學校有義務向家長公示收費的審批文件、成本核算明細及財政補貼情況,而不僅僅是給一份簡單的通知。

  同時,劉先生還提到,該校提供的“課后延時服務實際以‘學生自習’為主,缺乏特色課程或個性化輔導”。在他看來,這與收費標準不匹配。

  學校發給家長的“課后服務告學生家長書”

  記者調查

  每節課后服務課延長10分鐘,收費雖然上漲但未超標準

  為何課后延時服務費會大幅上漲?

  帶著家長的疑惑,記者聯系采訪到了瀘州市江陽區江北學校黨總支副書記、校長匡林彬。據他介紹,之所以本學期的課后服務費與上學期不同,是因為課后服務時長有所增加,并非家長質疑的“漲價”。

  “我們上學期課后服務的每節課上30分鐘,而這學期按全區統一安排每節課要上足40分鐘,所以費用才有所增加。”據匡林彬介紹,關于學校課后服務的收費標準都是由江陽區統一定價,且全區中小學校“四點半課堂”費用全部通過興陽教育公司移動支付平臺進行繳費。

  那中小學課后服務收費是否有確切標準?

  川觀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四川省教育廳2019年初出臺《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后,2019年8月瀘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瀘州市教育和體育局就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我市公辦中小學課后服務收費試行標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這份《通知》明確了該市公辦中小學課后服務的收費標準——

  課后服務費實行按月征收,每月按課時據實結算,每生每課時最高不超過5元,對精準扶貧對象和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應按相關政策規定減免相關課后服務費用,對因故未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每月按課時計退。

  依據這份《通知》,劉先生反映的江北學校分校按“每天服務兩課時”計算,“每課時收費5元,春期共計收費900元”并未超出費用收取規定范圍。

  記者從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目前我省各地中小學課后服務收費并沒有完全統一的標準,均由各地發展改革委、教育局綜合判定劃出一個收費范圍。比如成都規定中小學課后服務性收費標準不高于200元/生月,綿陽各縣市區不高于180元/生月,內江市“每生每課時不超過3.5元、每天不超過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