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某居民樓租戶因私拆承重墻導致全樓被疏散安置。5月9日,公安機關現已依法對4名相關責任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下一步,將依據權威檢測機構出具的技術報告,制定相應方案,依法維護居民合法權益。

  廣州白云區嶺南新世界某業主裝修拆除承重墻,導致其樓上多戶房屋出現墻體裂紋、地板下沉。5月6日,廣州市白云區政府永平街道辦事處發布《致廣大居民朋友的一封信》,稱永平街道辦事處委托有資質的加固補強公司已完成臨時加固支撐工程,目前建筑物整體結構穩定可控。

  連日來,頻繁發生的私拆承重墻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多名讀者致電本報法治熱線,請本報關注我省是否存在小區業主私拆承重墻的情況。(11)日,有讀者通過法治熱線反映稱,我省某小區有業主私拆承重墻,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記者調查

  裝修中私砸承重墻時有發生

  2021年,家住成都綠地GIC2期的市民王女士稱其鄰居在裝修過程中將承重墻拆除,給整棟樓帶來安全隱患。隨后,成都市武侯區住建局安排人員赴現場進行調查。經檢查確認該房屋業主擅自拆改剪力墻(主體結構)的違法行為屬實后,結合鑒定意見依規向違法拆改業主下發《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明確要求業主嚴格按照鑒定結論聘請專業資質加固單位于同年11月19日前完成結構恢復整改,消除安全隱患,并再次申請房屋安全鑒定確保安全后,送物業公司進行公示。

  2022年11月,眉山一市民反映,自己住在眉山市東坡區金府·名門小區,鄰居在裝修期間嚴重破壞樓棟承重墻,導致承重墻多根主鋼筋被切,嚴重違反住建裝修管理辦法,且嚴重影響了整棟樓的受力結構。記者聯系到眉山市住建局了解此事,該局工作人員稱,眉山市住建局下屬單位市房地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確實接到相關投訴,并第一時間到金府名門小區進行了查勘,發現有業主在剪力墻開鑿450毫米×450毫米洞口,影響該棟房屋整體結構安全,遂要求業主找有資質的設計單位出具意見整改恢復,該業主表示同意。

  類似事件,杭州也發生過。2021年,“杭州蕭山瓜瀝一小區業主打掉承重墻”的消息沖上微博熱搜。杭州蕭山瓜瀝鎮的一幢樓房,因為一樓業主野蠻裝修,敲掉了承重墻,導致整棟樓房成了危房。

  此外,2021年4月,上海崇明城管城橋中隊接到投訴舉報,城橋鎮新崇西路某室有業主在進行房屋裝修過程中擅自破壞了房屋承重結構,破壞程度較為嚴重。

  物業回復

  隨時巡查,防止業主違規裝修

  昨日,記者連線了成都部分小區的物業,詢問如果小區業主有私拆承重墻的情況,物業會如何處理?

  九龍城·御園的物管談道,“我們物管每天都會安排保安和工程人員進行巡查,如果有人報了裝修,我們都有裝修巡查表,每天都會到現場去巡查的,如果一旦發現有問題,馬上會制止,然后報給相關的部門。”

  華潤·錦云府的物管表示,私拆承重墻是肯定不允許的,根據《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裝修人在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開工前,應當向物業管理企業或者房屋管理機構申報登記。物業會將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的禁止行為和注意事項告知裝修人及其委托的裝飾裝修企業。此外,禁止未經原設計單位或者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私自變動建筑主體和承重結構,一旦發現會馬上制止,并讓其通過專業加固施工單位進行加固維修,后期還會跟進檢查。

  專家解讀

  或對建筑抗震能力造成永久性損傷

  在高層建筑中,哪部分屬于承重墻,私拆承重墻有哪些隱患?承重墻被破壞和拆除后能否恢復到原狀?昨日,記者聯系到建筑專家羅建新對此進行解讀。

  羅建新談道,承重墻是建筑承受豎向荷載的骨架,主要承擔上部樓層的重量。在房屋設計體系中,承重墻不僅要承受豎向的重量,同時也起到抗風、抗震的作用,因此也有剪力墻、抗震墻等稱呼。私拆剪力墻、結構梁等承重結構造成的后果是很嚴重的。把它們拆掉以后,原本由這些結構承受的一些荷載就會經由內力重分布傳導到其他構件上。在這個過程當中,這些結構構件的受力狀態會產生很大變化。這種變化往往會超出設計時考慮的極限狀態,從而對結構產生破壞。

  羅建新表示,首先需要專業技術機構對結構安全狀況進行判斷,根據結果來判定是否能夠居住或補救。承重墻是承重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重墻被破壞輕則造成建筑物出現開裂、變形等安全問題,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出現倒塌。一般經過專業機構的鑒定,具有維修加固價值的建筑物,通過專業加固施工單位且采用可靠的加固維修,可使建筑物的安全性得以保證,并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肖從真表示,新聞事件中的“野蠻”裝修破壞承重墻的情況,會導致建筑原有受力狀態發生變化,一旦出現開裂,雖然可以通過加強和恢復的方法進行修補,但對建筑的抗震能力可能造成永久性損傷。

  律師答疑

  或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判死刑

  就哈爾濱私拆承重墻事件中,4名相關責任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情況,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理事、四川蜀鼎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海浪對記者談道:“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人民法院為了保障案件順利進行而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予以限制的措施。刑訴法規定了五種強制措施: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的前提是,該案已經作為刑事案件立案偵查,有初步證據證明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的人可能涉嫌犯罪。”但根據目前的消息,尚未明確具體采取的是哪一種刑事強制措施。

  周海浪表示,如果私拆承重墻導致了嚴重后果,從刑事責任角度來說,若認定相關人員主觀方面具有犯罪故意,可能涉及的罪名包括故意毀壞財物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險作業罪。若認定相關人員主觀方面系過失,可能涉及的罪名包括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重大責任事故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簡言之,私拆承重墻而讓樓房變危樓,危害了公共安全,可能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判死刑。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彭新林說,行為人私拆承重墻后,受影響住戶的疏散、臨時安排等都將產生額外的費用。而且,拆除承重墻對承重墻的功能造成了實質性的毀損,后期可能涉及恢復原狀、修復承重墻的功能等法律責任,行為人可能要承擔諸如停止侵害、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民事法律責任。如果哈爾濱某租戶私拆承重墻一案中房東事先也知道租戶要拆承重墻而沒有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則面臨和租戶共同承擔相關民事責任的風險。

  四川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李欣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