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宣漢縣以“去機關化”為突破口扎實開展作風問題教育整頓

    2025年05月09日 19:25 新浪四川城事 

      上門問事 下沉議事 一線辦事

      干部走到田頭 實事辦到心頭

      ——宣漢縣以“去機關化”為突破口扎實開展作風問題教育整頓

      “張干部,你是我們全家的恩人啊!”日前,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高架村村民張新同一大早便拎著一只大母雞和一筐土雞蛋來到鄉政府干部張小平辦公室,感激地說,“當初若不是你及時將昏睡中的娃兒送到醫院,娃兒的命都沒有了……”

      那是張小平年初的一次入戶走訪,張新同的父親獨自在家帶小孩,因擔心熟睡的孫子冷,便在房間生起煤火爐。張小平入戶時,刺鼻的煤煙味,叫不醒的昏睡小孩,讓他很快判定這是因炭火取暖不當導致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他迅速將孩子送進醫院,孩子很快蘇醒過來。從那以后,進村入戶講安全成了張小平的重點,他這個安全員也讓老百姓“家喻戶曉”,人人點贊。

    2月19日,宣漢縣天生鎮黨委帶領鎮村干部在新芽村召開“院壩會”宣講農保及農民工返鄉就業相關政策2月19日,宣漢縣天生鎮黨委帶領鎮村干部在新芽村召開“院壩會”宣講農保及農民工返鄉就業相關政策

      作風問題教育整頓工作中,宣漢縣緊緊扭住鄉鎮干部“機關化”傾向問題,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讓廣大鎮村干部走出機關,走到田頭,把群眾熱切期盼的實事辦到了群眾心頭,受到群眾交口稱贊。

      目前,全縣信訪積案存量同比下降30%,到縣集訪量同比下降50%。

      上門問事:問題在一線找,走村更“走親”

      “王書記,我孫女想轉學回來讀書,對戶口遷移和轉學手續等事情很不了解……”東鄉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艷接到了育才社區李阿姨的咨詢電話。

      今年初,王艷聯系掛包東鄉街道育才社區。最初他敲響李阿姨門時,李阿姨對這個年輕的街道辦領導極不信任、甚至反感,當聊起社區存在問題時,李阿姨吞吞吐吐、若有隱瞞的說了幾個“老舊小區”的小問題,沒想到王艷馬上作出安排,沒幾日就得以解決。自那以后,王艷與李阿姨經常聯系,在社區碰面時,總嘮一嘮家常、聊一聊變化,倆人都成了親人。

    2月27日,宣漢縣大成鎮干部深入一線組織召開“院壩講理會”,調解鄰里房屋遮雨棚過界糾紛問題2月27日,宣漢縣大成鎮干部深入一線組織召開“院壩講理會”,調解鄰里房屋遮雨棚過界糾紛問題

      為防止問題查擺出現“找不準、找不全、找不實”等流于形式情況發生,宣漢縣鄉鎮(街道)包村領導、村干部根據日常了解情況,帶著對標自查出的問題,擬定政策宣傳、上門服務、問需問計“三張清單”,一戶一戶上門攀親,一村一村解剖麻雀,有效促進鄉鎮(街道)干部主動走到群眾中去,把工作做到家門口,有事幫辦促成、無事交心聯心。

      截止目前,全縣收集意見建議3546條,共查擺出涉及村集體經濟發展、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等5大類問題2314條。

      下沉議事:良方在一線尋,會診更“慧診”

      “鎮上領導在村里開大會,專題研究我們村集體經濟發展問題,還問我們意見,這擱以前想都不敢想!”提及此事,峰城鎮仁義村村民牟均興奮不已。

    3月19日,宣漢縣廠溪鎮黨委書記張凱深入柏坪村,與返鄉創業人員一起交流丹參種植與管理技術3月19日,宣漢縣廠溪鎮黨委書記張凱深入柏坪村,與返鄉創業人員一起交流丹參種植與管理技術

      仁義村,一個距縣城近70公里的高海拔山村,曾是脫貧攻堅重點村。鎮黨委為徹底改善人居環境,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讓群眾過上好日子,最終確立發展種植車厘子。此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嬗變,充分凝聚了干部的心血,群眾的智慧?,F如今該村集體收入已是遠近聞名的“百萬村”,種植規模達到了1000余畝,產量近10萬斤左右,預計產值500多萬元,直接帶動園區100余戶群眾持續增收,戶均增收近8000元。

      作風教育整頓,找準病灶是前提,對癥下藥是關鍵。宣漢縣鄉鎮干部去“機關化”后,各鄉鎮(街道)干部堅持眼睛向下、關口前移,更多干部下沉到村、走訪進戶,采取“村民大會、院壩會、田坎議事”的方式,會診問題的難點、堵點,“慧集”更多來自群眾的“土辦法、好建議”,為村域發展提供決策參考,有效實現“用群眾智慧解決群眾疑難”的效果。

      今年以來,全縣各鄉鎮(街道)通過“田間法庭、巴山夜話、壩壩會”等形式現場解決群眾鄰里矛盾、土地糾紛、贍養爭議等4500余起,為民辦實事好事6000余件次。

      一線辦事:整改在一線抓,見效更“見笑”

      “進農戶、說土話、辦實事,我們既學會了做群眾工作,又學會了做農村工作,對我們的成長進步有很大的幫助,關鍵是老百姓還認可!”白馬鎮選調生楊苗苗感嘆道,“走出機關到田間地頭,凝聚了人心、拉緊了干群關系……”

      “以往辦個事情來回跑,有時去了領導還不在……”不到5分鐘就辦完了社保生存認證的蒲江街道居民王應梅,抑制不住內心喜悅的心情,笑意推滿了眉梢,翹起大拇指說道“現在太安逸了,行動不便的村民還可以享受上門幫辦、延伸包辦服務?!?/p>

      基層是大舞臺,一線是大熔爐,實踐是大考場。宣漢縣聚焦查擺出的問題,堅持把問題整改在群眾身邊,建立查擺問題和風險隱患清單,細化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分類施策,精準整改。對一般性問題責成干部自行整改,對典型問題實行掛牌督辦、限期整改。鄉鎮(街道)領導班子帶頭、干部全員參與,動真碰硬找問題、直面問題抓整改,一件接著一件改,一茬接著一茬干,直到問題徹底解決,讓群眾對整改成果可感可及、滿意為止。對整改不到位、不徹底,群眾不滿意的嚴肅追責問責。

      截止目前,全縣37個鄉鎮均建立整改臺賬,立行立改事項536條已全部整改到位,限期整改事項1778條正在一線全力推進中,鄉鎮干部“機關化”傾向得到了有效根治。(張平 黃紅財 龔旭 )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