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蔣君芳 雷倢

  “今年一季度,全市引進重大項目331個、總投資2959億元,分別完成開門紅進度的255%和153%;預計到位外資超5億美元、同比增長50%,實現近三年以來首次正增長,穩居中西部城市第一。”4月15日,成都召開的全市對外開放發展大會上,成都亮出對外開放的最新成績單。

  一個個不斷向上攀升的數字,成為成都近年來對外開放之路越走越寬的有力印證:315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成都國際班列累計開行超過3.2萬列,在飛國際及地區定期直飛客貨運航線數量共73條,居西部第一……

  新形勢下成都如何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當天召開的大會給出答案:把握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正確方向和使命擔當,明確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路徑和重點任務,以持續擴大開放的不竭動力,為經濟健康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新形勢下對外開放再部署

  “不出海,就出局。”四川省經濟合作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江的發言,得到了參會者的高度認可。大家認為,對于成都這樣的內陸城市而言,對外開放是拓展發展空間、提升發展質量的必然選擇。

  過往的許多案例佐證著這一選擇的必然性。“2003年,我們爭取到了英特爾這一國際巨頭落地成都,它的到來加速了電子信息產業這片產業‘森林’在成都的成長,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了戴爾、仁寶、聯想、德州儀器等一大批全球電腦生產制造商及研發巨擘布局成都。”成都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已長成“萬億級”參天大樹,有力支撐著這座GDP超2萬億的城市向前發展。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經貿格局正面臨歷史性重塑。對成都來說,這既是危機也是機遇,客觀上也有利于我們聯合多邊力量重塑規則,加強經貿合作。”成都市委主要負責人認為,要推動“變局”帶來“變量”,“變量”觸發“增量”。

在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工廠總裝車間內,裝配工人忙碌作業。在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工廠總裝車間內,裝配工人忙碌作業。

  變量和增量已有顯現。成都市商務局黨組書記邱長寶介紹,2024年,成都對東盟、美國、歐盟進出口分別增長26.9%、34.7%、12.9%,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RCEP成員國的進出口分別增長13.5%、13.9%。

  另一個共識是,成都的對外開放,不只關系著成都一域的發展。全省超八成的進出口額來自成都、全省一半的外資由成都貢獻。成都的對外開放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四川的對外開放成色。今年初,省委召開研究支持成都市高質量發展專題會議時明確提出,成都要一體謀劃推進,全方位提升參與國內外經濟循環的硬實力。

  新時代新形勢下,成都肩負著對外開放的新使命。去年國務院批復同意的《成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成都“西部對外交往中心”的核心定位。在成都市委主要負責人看來,高水平建設對外交往中心,將有利于成都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下找準城市自身定位,在更高維度更廣領域拓展發展新空間。

  以四個“更加突出”建好高水對外交往中心

  如何建設高水平對外交往中心?會上,成都提出四個“更加突出”:更加突出通道內暢外聯、平臺聚勢賦能的鏈接性,更加突出要素雙向配置、產業協同聯動的互利性,更加突出文化多元包容、國際交往密切的融通性,更加突出規則有效銜接、環境開放便利的服務性。

  由此,成都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路徑和任務得以明確:以平臺提能為抓手,加快建設聚勢賦能的對外開放載體;以經貿提級為重點,加快建設雙向運籌的內陸開放經濟高地;以交流提質為拓展,加快建設多元互鑒的世界文化名城;以服務提效為保障,加快建設高效便利的國際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在建設對外開放載體上,成都堅持天上地下雙向發力。看空中,本月成都將密集開通一批國際航線:4月26日,國貨航將新開通成都直飛阿聯酋迪拜全貨機航線;27日,川航將開啟成都直飛馬德里航線;28日,國航將恢復開通成都天府直飛法國巴黎往返航線……

一架即將起飛的飛機。一架即將起飛的飛機。

  看地上,“將高質量打造‘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成都集結中心,力爭今年開行成都國際班列5500列以上,實現降本增效5%以上。” 青白江區委書記王林說,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今年將大力開展精準招商,全年引進重點產業化項目30個以上。

  在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建設上,成都尤其強調項目招引工作。“我們將以‘市場化’機制激活招商動能,按照市場化邏輯,高效運營成都招商中心,聯動三個駐外中心,拓展項目渠道;建立與國企招投聯動機制,快速反應、高效決策,全年實現資本招商重大項目600億元以上。”成都市投促局局長陳華表示。

  今年爆火的“哪吒”也被提及。成都提出,要加快建設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打造更多像“哪吒”這樣的現象級IP,助力成都文化在世界舞臺的傳播與交流。

  讓企業登上對外開放“大舞臺”

  當天會議除了政府有關部門外,還邀請了15家企業負責人參會,且安排在緊靠圓桌的第一排就座。其中不少受邀企業,都在“出海”行動中,有著優異表現。

  比如,由康諾亞生物醫藥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張羅教授團隊牽頭開展的司普奇拜單抗研究成果亮相了近日舉辦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斬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作為國內首個自主研發、全球唯二獲批上市的IL-4Rα抗體藥物,司普奇拜單抗可有效遏制多種2型炎癥疾病的進展。

  成都市委主要負責人認為,成都的企業、成都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應該讓企業更多地參與到成都對外開放的“大舞臺”上。

  企業的參與意愿同樣強烈。“我們將與政府一道,聯合招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冷鏈廠商在成都設立中國辦事處和外貿前置倉,落地在玉湖冷鏈園區。”香港玉湖集團總裁、玉湖冷鏈董事長郭立民說。全球航空制造商巨頭,空中客車(成都)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楊樹棟表示,將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渠道,引領本土企業融入空客的全球供應鏈體系。

四川新東方電纜集團有限公司電纜生產數字化車間,工人正在進行導體絞制。四川新東方電纜集團有限公司電纜生產數字化車間,工人正在進行導體絞制。

  世界500強企業林德也表達出進一步投資的信心。“今天的大會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在成都發展和投資的決心。”林德氣體(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明華表示,林德扎根成都10多年,持續為成都制造業注入源源不斷的“血液”。去年,林德又在成都投資新建了兩個氣體供應項目,進一步豐富了林德在成都及其周邊地區的供氣模式和氣體產品供應。

  全市對外開放發展大會后,成都又將于4月16日召開2025成都國際友城合作與發展大會;盛夏8月,第十二屆世界運動會也將舉行,成都對外開放的聲音還會繼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