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劍

  “回暖了!”3月5日,看到室友在群里詢問成都游戲春招情況,在杭州游戲公司工作的余燼說出自己的感受:“春節后,明顯感到成都游戲行業的薪酬變高了,(人員)跳槽頻繁了。”

  從網絡游戲行業招聘 TOP10 城市看,成都以 17.3%的職位數占比領先其他城市

  感受與數據吻合。2月24日,智聯招聘發布的第三期《2025年春招市場行情周報》顯示,從網絡游戲行業招聘TOP10城市看,成都游戲產業鏈條完善,人才需求領先其他城市,以17.3%的職位數占比排名第一。報告提出,這與成都的游戲動漫產業和四川的整體數字創意產業基礎有關。

  急招角色模型師,成都與全國的人才需求差異明顯

  全國游戲招聘崗位

  成都游戲招聘崗位

  “這是全國的數據,可以看到差別。”智聯招聘西部大區品牌與公共關系部負責人宋璐提供了一份全國網絡游戲招聘TOP20的細分職業,從網絡游戲行業招聘的細分崗位看,全國游戲運營的人才需求最大,職位數占比16.7%,位居第一;而成都角色模型師的人才需求最大,職位數占比10.8%。

  “簡單來說,角色模型師就是將游戲的人物、道具從原畫變為3D模型,盡量讓玩家感受到360°的美。”從業十年的資深角色模型師久遠告訴記者,崗位變多,或與成都美術外包公司增多有關。

  從智聯招聘里搜索“角色模型師”,約有60家游戲公司發布了崗位需求,平均薪酬約在8000—12000元。梳理這些游戲公司,不難發現,是以注冊資本在100萬元左右的中小型企業為主,定位是游戲美術外包服務的供應商。

  “成都游戲轉向出海新賽道,以小游戲居多,是游戲美術外包公司興起的原因之一。”成本低、周期短,是該類公司的特點。久遠告訴記者:“小游戲的角色模型設計,快的話一天做幾個,而大型3A游戲的模型,一年才做一兩個。”

  此外,相比程序、策劃另兩個游戲核心崗位而言,美術外包交付的是成熟產品,交易更標準、計量更容易、溝通更低頻,這使得該工種可以獨立運營。

  招聘市場看得到的人才需求,往往不是最緊缺的

  盡管需求很大,但久遠并不認為“角色模型師”是最緊缺的工種。“如果有美術功底的畢業生,短則一個月就可以上手,底子差的會選擇上培訓班。”

  記者用百度搜索“角色模型師”,首先彈出的是某“零基礎培訓”教學班的廣告,客服通過網頁彈窗簡單溝通后,就轉入微信進行深度推介。據客服承諾,專業課時長6個月包會,入門簽就業推薦協議,全流程價格31800元。

  “招聘市場看得到的人才需求,往往是錯位的。”成都冰狐互娛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陳軍告訴記者,春招以來,他放出的崗位收到不少求職者的簡歷,但往往都是亂投,真正想要的一般春節前就鎖定了。

  那什么是當前成都游戲緊缺的人才呢?據受訪者反饋是UE(Unreal Engine,虛幻引擎)和TA(Technical Art,技術美術)。UE是游戲制作軟件中著名的游戲引擎,用于創建高質量的視覺效果、物理模擬、聲音設計以及游戲邏輯編程等功能,由此衍生出UE開發工程師、UE特效師等崗位;TA則是協調美術與程序團隊的需求、優化游戲畫面表現和性能的復合型人才。

  “行業整體轉UE的趨勢也是這兩年,以前大家都用unity。”久遠告訴記者,這里面人才缺口比較大。對于TA,成都數字天空HR負責人賀黎認為“近幾年資深有經驗的TA尤其缺。”

  上述看法得到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計算機學院數字媒體技術教研室主任符穎的認同。“TA的緊缺不只在成都,放眼全國也是如此。”根據符穎介紹,當前就業環境下,該院數媒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仍然“很搶手”,其原因就在于一直根據UE和unity教學。

  除此之外,優秀的游戲商務也是目前成都所缺乏的。“相比沿海地區,成都游戲以研發起家,整體是研發多、發行少。”陳軍打了個比方:“發行游戲就像古董里的‘押寶’,只有‘寶貝’(項目)經手多了,人才才能成長起來。”

  “成都游戲要搶占出海賽道,涉外法務人才必不可少。”數字天空法務負責人劉小玥告訴記者,知識產權保護是游戲公司的重要內容,游戲的名稱、角色、劇情、場景、地圖、玩法、新操作等都需要保護,這要求法務既懂業務,又懂當地國的法律。

  人才短缺,是成都游戲界的共識。2024年12月17日,成都動漫游戲電競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會上成都西山居世游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總監廖竹君坦言面臨的人才問題:招聘的應屆畢業生實訓時間不足;美術管理團隊中級人才匱乏;在高端人才市場與國內其他大廠存在激烈競爭等。全玩匯(成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都AG超玩會)也提問,如何讓電競選手和電競從業人員留下來?

  成都,拿什么留住游戲人才?

  “去了杭州,社保交夠半年,本科直接給1萬現金補貼。”余燼告訴記者,比較成都而言,杭州的人才房“很好申請,房租也便宜。”

  從兩地人才分類政策比較來看,杭州將游戲作品的獲得者(指獲獎作品的導演、編劇)視為E類高級人才,成都尚未納入。

  成都動漫游戲電競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成都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動漫游戲電競等產業專項人才政策,將指導和推動行業主管部門探索并制定完善。此前,成都高新區出臺了《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快數字經濟產業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對該區電競企業員工獲得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等國家資格認證的,根據取得證書級別給予每人最高0.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符穎建議,相較于政府出臺普惠的但個體感受不深的政策,不如加大對企業的政策支持培育行業生態,通過企業的薪酬提升、環境改善去影響到人才個體。

  賀黎則認為,吸引游戲人才不能單靠政府,企業可以聯合高校做定向培養,通過實訓、開放日、實習等方式,培養儲備人才,既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又縮短企業的人才差距。

  記者注意到,不少受訪者都表示,盡管成都的薪酬不如一線城市,但年輕的從業者不僅看重薪酬,同樣看重如《王者榮耀》《哪吒之魔童鬧海》這樣的“爆款”,希望有機會參與高品質的項目。

  對此,四川省、市、區三級宣傳部門、文化旅游單位、版權局等多個行業主管部門已建立工作專班,搭建全國首個游戲企業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四川游戲研發出版運營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一站式提供版號快速申請、小程序游戲備案、軟著申請辦理、版權保護存證等服務,幫助企業提高申報效率、縮短審批周期。數據顯示,2024年,四川游戲版號同比增長15%,省內運行游戲數量同比增長72%。

  除此之外,隨著開年以來成都本土游戲公司星邦互娛赴港IPO,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亞軍決賽、CS2頂級賽事落地成都,成都不斷散發“電競之都”和“游戲第四城”的城市魅力,正成為留住游戲人才的理由。

  (文中余燼、久遠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