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宣漢加快打造全國巴文化高地
5月14日至16日,2025年宣漢縣“讓世界看見巴文化”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舉行。來自四川、重慶、陜西、湖北、貴州5省(市)的200余名專家學者、從業人員會聚宣漢,共同探討巴文化保護傳承新路徑。活動現場,巴文化區域協同發展聯盟成立。

坐擁“繼三星堆之后古巴蜀文化的三顆璀璨明珠”之一——羅家壩遺址,建成全國首個巴文化專題博物館——羅家壩遺址博物館,宣漢縣的巴文化在全國范圍內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
宣漢縣落實四川省委“深化巴文化等研究闡釋和創造性轉化”工作要求,以打造全國巴文化高地為目標,積極支持羅家壩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抓好巴文化研究闡釋,挖掘巴文化的豐富內涵,謀劃建設羅家壩遺址公園,讓文物活起來,把文脈傳下去。
以考古成果為支撐筑牢巴文化根基
在宣漢后河與中河的交匯處,有一片盆周山區少見的平壩——宣漢縣普光鎮進化村,羅家壩遺址就在這里。
羅家壩遺址由羅家壩外壩、內壩及張家壩三部分組成,總面積約257萬平方米(含建設控制地帶),核心保護區域面積約70萬平方米,是我國目前所知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巴文化中心遺址之一,也是探索巴文化起源的重要地點。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當地村民在采泥燒磚、修房建屋、耕田翻地等生產生活中持續發現文物。1999年,考古隊對羅家壩遺址進行首次發掘,拉開了考古發掘的序幕,一大批珍貴文物驚艷亮相。

20多年來,宣漢縣全力配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羅家壩遺址實施9次考古發掘,掘土總面積6300平方米,出土青銅器、陶器、石器、玉器等4000余件。2000年,該遺址考古發掘被評為1999年四川省十大文物工作成果。同時,羅家壩遺址入圍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目前,第九次考古發掘已全面完工,發現東周時期墓葬36座,發現的數十枚銅印為歷年發掘最多的一次。經四川省文物局專家組鑒定評估,共認定文物466件,其中一級文物9件、二級文物26件、三級文物195件。這些新發現為宣漢縣“中國巴文化之鄉”美譽再添實證,筑牢巴文化根基。

2001年6月,羅家壩遺址成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10月,羅家壩遺址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
當前,宣漢縣正配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加大對羅家壩遺址及周邊區域的考古勘探調查力度,探明重要遺跡分布位置,為羅家壩遺址第10次考古發掘奠定基礎,力爭出土更多有研究價值的文物遺存,從實物上支撐推動全國巴文化高地建設。
以研究闡釋為抓手挖掘巴文化內涵
此次“讓世界看見巴文化”活動專設研討會,19個巴文化區域協同發展聯盟成員單位進行交流發言,一同探尋先祖的足跡,跨越千年與古代巴人對話。

讓文物活起來、讓巴文化活態化,是提升宣漢縣巴文化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關鍵之舉。宣漢縣成立羅家壩遺址管理服務中心,專門負責羅家壩遺址的保護、利用與學術研究等工作。
宣漢縣持續強化巴文化學術研究,近年來舉辦多場重要論壇和學術研討會。其中,2017年11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辦,宣漢縣承辦的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召開。2023年4月,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辦、宣漢縣承辦的“尋巴覓賨——川渝地區巴文化研究論壇”舉行。
目前,羅家壩遺址已整理和發布1本考古發掘報告、10篇發掘簡報、10余篇調查報告。宣漢縣與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共建研究基地,聯合出版《宣漢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研究》《尋巴覓賨——宣漢羅家壩遺址出土文物選粹》《宣漢羅家壩》等書,對羅家壩遺址以及羅家壩遺址出土的文物進行全面展示,系統梳理巴文化內涵。
與此同時,宣漢縣與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促進川渝地區巴蜀文化研究與交流。
2023年4月,羅家壩遺址博物館開館,塵封3000余年的古代巴國文明就此揭開神秘面紗。作為宣漢縣巴文化對外宣傳展示的窗口,羅家壩遺址博物館以“西南有巴國”為主題集中展示羅家壩遺址出土的生活用具、兵器、禮器、龜甲等各類精美文物500余件,榮獲四川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截至目前,羅家壩遺址博物館累計參觀人數達50萬余人次,接待團隊570余批,舉辦文創課堂及社教活動75場,獲評達州市巴文化傳習基地、達州市統一戰線教育實踐基地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中成立的巴文化區域協同發展聯盟,將系統推進巴文化保護、研究和活化利用。
以活化利用為軸心展示巴文化魅力
走進羅家壩遺址博物館,一樓大廳展出眾多巴文化文創產品,有章冊、紀念幣、筆記本等16大類52款。
加強巴文化活化利用,展示巴文化魅力。自開館以來,羅家壩遺址博物館先后參加第十九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第三屆四川省文創大會、巴文化推介及“花開天府·安逸四川”2024文化旅游(陜西)推廣活動等大型推介活動,引起行業高度關注。

除了羅家壩遺址博物館,宣漢縣還有更大布局——建設羅家壩遺址公園。羅家壩遺址公園以“巴人巴國巴王陵”為主題,總規劃面積約257萬平方米,包含整個羅家壩遺址保護區與建設控制地帶,分為羅家壩遺跡展示、羅家壩遺址博物館、中河后河水景展示與體驗、巴山生態公園、文創開發和非物質文化展示六大展示板塊,是集羅家壩遺址考古發掘、文物保護、遺址展示、巴文化研學于一體的綜合性遺址類公園。
2020年9月,大型巴文化情景史詩劇《夢回巴國》首演,并在宣漢縣巴山大峽谷景區夢回巴國劇場定期演出。《夢回巴國》以巴王和湘君的一段悲壯凄美愛情傳奇為主線,講述了古老巴國從誕生、遷徙、建立家園到經歷戰火、最終滅亡的波瀾壯闊的歷史。

今年4月,“祈福巴山 萬物共生”巴山大峽谷大型沉浸式實景互動演藝首演,邀請游客穿巴人服、唱巴山歌、跳巴人舞,與真人NPC互動,沉浸式體驗巴文化的魅力。如今,正沖刺創建國家5A級景區的巴山大峽谷,通過“巴文化芯片”串聯景區各景點,打造獨特的品牌體系,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旅融合發展名片、巴文化活態傳承高地,讓游客“游巴山、賞巴景、品巴味、看巴戲、購巴物,遇巴人,共話巴山夜雨時”。
朝著打造全國巴文化高地的目標邁進,宣漢正謀劃以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歷史悠久的巴文化走近群眾,縱深推進巴文化傳承發展。(張平 周浩瀚 圖片由宣漢縣委宣傳部提供)
猜你喜歡
- 達州通川:12.3萬畝油菜搶收忙 科技助力守牢“糧倉”
- 評論() | 分享05月20號 15:01
- 紅杏俏枝頭 采摘正當時——宣漢縣普光鎮第六屆巴山紅杏采摘節開幕
- 評論() | 分享05月20號 13:56
- 2025“川渝陜”龍舟邀請賽暨“劃遍四川”達川站啟幕35支勁旅競渡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6:17
- 警惕|有人用數字人民幣實施電詐 四川達州市渠縣一中年男子差點就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6:17
- 千年茶韻“巴山青” 引領達茶新篇章!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6:14
- 達州市農業農村局傳達貫徹省委王曉暉書記來達調研指示精神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6:11
- 全面排查整治!達州多地被曝光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6:10
- 解碼巴國730年興亡史!川渝考古大咖達州“論劍” 首揭巴人獨立戰
- 評論() | 分享05月16號 16:14
- 5月18日|龍舟賽來了!“川渝陜”龍舟邀請賽達川站激情開劃
- 評論() | 分享05月16號 16:09
- 吳燕帶隊督導公路養護、運輸管理、項目建設等工作
- 評論() | 分享05月16號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