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助振興!通川4500畝春茶進入采摘季
三月鶯時,春山可望;茶芽初綻,又到一年采茶時。眼下,通川區4500畝春茶進入采摘季,茶農們搶抓時節,采摘春茶,小小樹葉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黃金葉”。
一片茶葉繪一幅藍圖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在通川的持續推進,眾多符合當地自然環境的特色產業紛紛落地,碑廟鎮鑼鼓村的巴曉白有機茶園便是其中之一。

在巴曉白有機茶園里,漫山遍野的茶樹郁郁蔥蔥,嫩綠的新芽在陽光的照耀下一派生機盎然,工人穿梭其間,雙手上下翻飛,熟練地將枝頭鮮嫩的新芽掐下,放進茶簍里。 “近幾日氣溫回升快,今年的白茶已經冒芽,我們抓緊時間組織人員進行采摘。”茶園負責人張德雷說。
碑廟鎮鑼鼓村氣候溫和,土壤肥沃,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適宜茶樹生長。2020年,四川巴曉白茶業有限公司在通川區碑廟鎮鑼鼓村流轉1200多畝荒地種植茶葉,主要經營茶葉種植、加工和銷售、農事體驗、休閑觀光等,目前已種植千余畝安吉白茶。 “我們還一直致力于科技創新研發,已經與達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積極開展茶葉新品種、新技術、新化肥等各種試驗研究。”張德雷告訴記者,多年來,茶園全面建立現代農業企業管理制度,積極發展綠色健康的茶經濟,創建了“巴曉白”茶產品品牌,持續打造“安全、健康、綠色”的茶產品,如今已擁有17項專利技術。
一片茶葉富一方百姓
曾經的鑼鼓村因地處偏遠、交通閉塞,村民僅依賴傳統農耕維生,經濟停滯不前。巴曉白有機茶園的建立,不僅改善了基礎設施、增加了集體收益,更為村民提供了就近就業機會,他們在茶園從事采茶、除草等勞作,收入顯著提升。

“我平時在茶園上班,離家又近,每天有五六十元的收入,把家也照顧到了,還是挺滿意的。”碑廟鎮鑼鼓村村民劉光明說道。 據統計,鑼鼓村巴曉白有機茶園入駐以來,茶園基地每天務工人數最高達60余人,白茶產業已成為帶動村民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真正實現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百姓。
一片茶葉助鄉村振興
近年來,鑼鼓村不僅在茶葉產業上取得了顯著成效,還通過發展茶旅融合,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體驗。

“接下來,我們將充分挖掘茶文化、農耕文化、青山綠水等特色資源,以產業提升為發展方向,創建一個以茶文化體驗為特色的‘靜心、慢生活’茶文化主題公園。”張德雷說道。
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具有獨特吸引力。近年來,碑廟鎮鑼鼓村利用豐富的茶資源,將茶文化元素融入各個環節,創新開展2025年首屆“巴曉白”杯全國茶文化主題攝影大賽,進一步展現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大美畫卷,記錄鄉村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
“白茶產業在我們鑼鼓村這幾年的發展很好,也給老百姓帶來了很多的經濟收入。”據碑廟鎮鑼鼓村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鑼鼓村將大力支持白茶產業,讓白茶在鑼鼓村扎根,更好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巴曉白有機茶園只是通川區深入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通川區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深入發展茶葉產業,目前茶樹種植面積達4500畝。同時,持續走農旅融合的農業現代化發展之路,將“小茶葉”做成“大產業”,切實以茶靚村,以茶增收,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通川融媒 )
猜你喜歡
- 關于公開征集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專項整治突出問題線索的公告
- 評論() | 分享03月19號 10:16
- 四川省化工園區安全環保風險排查和安全等級評估復核工作(達州站
- 評論() | 分享03月19號 10:10
- 7:00起跑|關于2025達州馬拉松暨“跑遍四川”達州站起跑時間調整
- 評論() | 分享03月19號 10:07
- 麻柳鎮:“田間課堂”助力苧麻產業提質增效
- 評論() | 分享03月19號 10:06
- 三年攻堅行動 達州首個“以舊換新”小區6月亮相
- 評論() | 分享03月19號 10:06
- 大竹香椿開秤儀式暨“香約大竹·椿常在”網紅直播大賽舉行
- 評論() | 分享03月19號 09:55
- 宣漢縣:立功喜報送進功臣子女學校
- 評論() | 分享03月19號 09:25
- 來自大海彼岸對宣漢困難殘疾群眾的關愛
- 評論() | 分享03月19號 09:25
- 穿山越嶺“筑樞紐” 四通八達“惠民生” ——從“蜀道難”到“全
- 評論() | 分享03月19號 09:25
- 塑品牌 提服務 創價值 | 達州市旅游民宿發展推進會召開
- 評論() | 分享03月19號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