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從“66.7%”看縣域民營經濟改革的"大竹突圍"

    2025年03月14日 09:37 新浪四川城事 

      近日,在川渝合作示范園的現代化車間里,71歲的東柳醪糟董事長唐祥華正忙著聯系采購新型速凍湯圓生產線,這套價值千萬元的智能化設備投產后,將為企業年增產值超2億元。

      “從家庭作坊到智能工廠,我見證了大竹民營企業越來越輝煌的發展篇章。”這位深耕食品行業三十載的企業家感慨萬千的背后,是大竹縣作為川東唯一縣域民營經濟改革試點縣的突圍之路。

      大竹縣自2022年成為民營經濟改革試點縣起,堅持抓住改革機遇,奮勇爭先,交出了2024年民營經濟增加值達310億元、占全縣GDP比重達66.7%的耀眼“成績單”。

    川渝合作示范園川渝合作示范園

      區量質雙升:民營經濟貢獻率突破66%

      2024年,大竹縣全年GDP達464.6億元,其中民營經濟增加值達310億元,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從2022年試點初期的58.3%躍升至66.7%,年均提高4.5個百分點,民營經濟成為推動縣域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

      “改革試點帶來的不僅是數字增長,更是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大竹縣市場監管局局長禹華明指著產業圖譜告訴記者,川環科技等23家龍頭企業,已形成新能源汽車配件、智能終端、生物基材料三大新興產業集群。以天寶錦湖電子為例,其智能終端產品占據成渝地區30%的市場份額,今年一季度產值預計突破9000萬元。

      截至目前,大竹縣由56611家市場主體構成的“民營艦隊”中,規上工業企業新增1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創新型中小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新增29家。通過傳統產業升級、培育新興產業、服務創新提質,創新驅動助力民企成長的態勢已然成型。

      產業煥新:傳統與新興的雙軌突圍

      在苧麻紡織行業深耕半世紀的亞緹紡織,見證了大竹縣傳統產業的華麗轉身。“政府提供的技改補貼和產業基金,讓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苧麻紡織廠重獲新生。”亞緹紡織總經理劉仁君向記者介紹道,2024年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3萬畝標準化種植基地,構建起從纖維提取到成衣制造的全產業鏈,如今,公司月出口高端苧麻纖維面料達300噸,生產效率提升了40%。

    川環科技生產車間川環科技生產車間

      傳統老廠房煥發新生機,這種蛻變在多個領域同步上演。達州首家上市企業川環科技,從一家小型汽修廠起步,逐漸成長為國內汽車軟管制造領域的“鏈主”企業,帶動400余家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東柳醪糟在政府8000萬元專項補貼支持下,建成覆蓋原料采購、冷鏈物流的產業集群,將“一粒糯米”做成了大產業。

      迎來喜人變化的,除了達州土生土生的本地企業,還有不少新近落戶的招引項目。

      大竹成為縣域民營經濟改革試點縣前夕,天寶錦湖電子大竹基地剛剛進駐。憑借大竹近3年來給予的數千萬元稅收優惠,公司產值逐年遞增。基地負責人羅力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靠為OPPO和vivo直供2000多萬件充電適配器配件的大訂單,今年產值有望突破12億元。

    興竹生物基新材料項目興竹生物基新材料項目

      去年7月剛落地、投資33億元的興竹生物基新材料項目,更是為大竹縣的產業升級注入了新動力。該項目乘著“以竹代塑”的政策東風,借力當地制定的各項有利于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措施,以新技術加工大竹的黃竹,進入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預計今年6月該項目可全面投產,屆時每年將有100萬噸黃竹被加工成新能源汽車的內飾、紡織用品等,直供多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商。

      制度創新:打造改革試點的“竹鄉范式”

      香港寶麟實業達州項目“97天投產”的紀錄,印證著大竹縣政務服務體系的革新效能。“從反映問題到安裝快遞柜,僅用了5個工作日。”項目負責人鄭波提起園區的“雙軌服務制”連連點贊。據悉,大竹通過48名“企業秘書”與縣領導組成的“項目管家”聯動,在2024年累計解決企業訴求920件,解決用工缺口2200余人。

      2023年6月,大竹縣出臺了《大竹縣民營經濟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明確:打造綜合服務平臺、建立資金預撥付機制、開展審批效率革命;組建三大金融平臺,實施征信分級、壓減擔保費率等措施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通過降低制度性成本、化解遺留問題、加大政策保障等措施支持民企,同時降低用電成本、優化用能、加強人才培養和用地保障;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推進產業改造升級。

      例如,突破性實施“三單制”執法改革,通過“計劃清單”明確執法事項、“備案清單”規范檢查流程、“容錯清單”給予成長空間,使企業迎檢頻次下降60%。同時,推進政校企合作,實現700名中職生“入學即入職”,金融機構創新“善科貸”等產品,2024年為科技企業授信1.6億元……

      當前,大竹正著力實施“品牌攻堅”計劃,聚焦“稻麻茶竹椿蝦”六大特色產業,繼續在營造親商、愛商、利商的優良營商環境上下足功夫。

      “改革沒有休止符。”禹華明表示,下一步將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建立跨省域產業協作機制,力爭2025年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突破70%,為全省縣域經濟轉型提供鮮活的“大竹樣本”。(來源:川經瞭望)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