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間到餐桌—— “椿”風十里 吹響大竹“香椿”振興曲
2月25日,大竹縣石河鎮新華村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道路兩旁的香椿樹才剛剛冒出新芽,而白色大棚內的香椿樹卻已早早進入采摘期,鮮嫩的香椿芽掛滿枝頭,散發著獨特的清香。
石河鎮鑫廣農業專合社成員陳兵向記者介紹:“2月23日我們就開始采摘大棚香椿了,當天收獲了62斤,賣了一萬多元,現在市場需求特別大,產品供不應求。”

去年,陳兵看準商機,投資11萬元搭建了17個大棚,發展了5畝地的大棚香椿。“天氣回暖后,我們差不多兩天就能采收一次。等大棚這一茬收完,露天香椿也剛好迎來采摘高峰期。”嘗到甜頭的陳兵已經有了新計劃,他打算明年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同時優化現有種植技術,期待能收獲更多香椿,創造更可觀的收益。
在石河鎮政府會議室內,一場關乎香椿產業發展的座談會熱烈舉行。當地及周邊鄉鎮約70名種植戶、收購商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石河鎮2025年香椿芽采摘銷售工作。
為了給香椿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石河鎮政府印發了《關于規范2025年香椿芽交易市場秩序的通告》,對香椿芽交易秩序、交通秩序、衛生秩序等進行全面規范,還在轄區內合理規劃了臨時交易點、打包裝車點。
石河鎮黨委副書記練凌丞介紹:“今年我們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鎮長為雙組長的香椿芽采摘銷售工作專班。專班主要負責香椿芽采摘、存儲等環節的技術指導,引導農戶規范操作,加強市場監管,搭建銷售平臺,提升‘大竹香椿’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推動香椿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香椿是大竹縣“稻麻茶竹椿蝦”六張農業特色產業名片之一。目前,大竹縣香椿種植規模約15萬畝,盛產區分布在石河、楊家、清河、月華等10余個鄉鎮。
多年來,大竹縣憑借著全國最大香椿生產基地的優勢,在香椿產業發展上持續發力,從規范市場秩序到制定行業標準,從擴大種植規模到拓展銷售網絡,大竹香椿產業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大竹縣香椿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孫立告訴記者:“今年的工作目標是建成6000畝的林地香椿種植基地和48畝的香椿交易市場,在全縣配置溯源設備,力爭實現香椿年產值10億元。”
為達成這一目標,大竹縣計劃擴大林地香椿種植面積,推進林下產業復合經營,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提升產量和品牌形象,推動香椿產業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大竹縣香椿產業協會也在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發力。會長劉成文介紹:“我們制定了《大竹香椿行業標準》,建立了涵蓋生產種植、質量安全、貯藏、標志標簽等在內的45項標準,還規范了產品包裝,進一步提升大竹香椿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在銷售方面,大竹縣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策略,構建“實體+網絡”的立體銷售網絡。不僅穩固拓展了傳統農超批發市場的供銷渠道,在三四線城市新增銷售點,還成功打開了加拿大、荷蘭、韓國、日本、美國等國際市場。今年,大竹縣還將重點開拓東南亞市場,讓大竹香椿走向更廣闊的天地,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來源:大竹縣委宣傳部 曹芮銘 文/圖 )
猜你喜歡
- 【營養科普】如何科學喂養嬰幼兒
- 評論() | 分享03月04號 17:16
- 【營養科普】懷孕后如何安排營養膳食?
- 評論() | 分享03月04號 17:12
- 達川區翠屏街道:聚力摸排“握手樓” 篤行整治保安全
- 評論() | 分享03月04號 17:11
- 達州文旅女神專屬福利,寵愛獨一無二的你!
- 評論() | 分享03月04號 12:03
- 扛牢“頭雁之責” 再上“百億臺階” ——寫在2025年宣漢縣“兩會
- 評論() | 分享03月04號 11:24
- 達川區翠屏街道:以心迎新,開啟社區工作新征程
- 評論() | 分享03月03號 15:57
- 達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文勝到達州開放大學調研
- 評論() | 分享03月03號 15:25
- 競技達州 | 2025年全國青年女子曲棍球錦標賽在達州舉行
- 評論() | 分享03月03號 15:23
- 總投資7.9億余元!麻柳鎮這個省重點工程力爭今年12月底……
- 評論() | 分享03月03號 15:17
- 吳燕督導道路運輸安全工作
- 評論() | 分享03月03號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