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茶破局者達州斬獲25項大獎位居全省第一 中國“巴山青”模式輸出全球茶業新標準
在RCEP生效背景下,中國西部茶產業正加速構建國際話語權。第十四屆四川國際茶博會今日收官,達州市攜“巴山青”富硒茶品牌矩陣斬獲25項大獎,創下單屆獲獎總數、特別金獎占比全省紀錄。國際茶葉委員會專家現場評價稱,這標志著中國茶產業從“規模優勢”向“質量革命”的戰略轉型。

在30個產茶優勢縣的激烈角逐中,萬源市躋身“精制川茶產業振興十強縣”。更具突破性的是,達州3款產品包攬全省30%的特別金獎、21個金獎刷新歷史。“這打破了外界對達州‘有好茶無品牌’的固有認知。”
禪意展館內,唐代貢茶院制茶場景設計引發社交媒體熱潮。獨特的禪意設計、茶藝表演等場景被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博主自發傳播,成為本屆茶博會“最出片”展館之一,日均接待觀眾3500人次,4天累計超1.4萬人次,省領導巡館時評價:達州展館既有文化味,又有科技感,把一片葉子的故事講得很生動。

展會現場,達州各茶葉企業與國內采購商精準對接,達成意向協議18項,涉及金額8000余萬元,現場銷售額300余萬元。國際合作方面,土耳其、美國等10余家境外機構到訪達州展館,繼2024年主題市活動實現茶葉出口“零突破”后,再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訂出口訂單3項,預計2025年出口額可達2000萬元。
據了解,本次茶博會除傳統茶葉購銷訂單外,新增茶旅融合、深加工合作等“產業+”訂單,達州正構建“茶+”生態圈,推動單一產品銷售向全產業鏈合作升級。“我們測算過,精深加工可使茶葉附加值提升400%。”國際茶業委員會專家表示,這種全產業鏈模式使達州茶企毛利率達38%,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作者觀察
當全球茶產業陷入同質化競爭時,達州以“生態標準+文化敘事+科技賦能”的組合拳破局。其打造的“國際茶業價值鏈中國節點”,不僅讓15萬茶農人均增收3800元,更關鍵的是構建了從種質資源保護到終端消費場景的完整產業話語體系。隨著120億茶產業生態圈加速成型,“巴山青”標準或將成為中國參與全球農業治理的新支點。(楊濤)
猜你喜歡
- 麻柳鎮:深耕沃野繪新卷 鄉村振興譜華章
- 評論() | 分享05月13號 18:26
- 達州市三部門聯合召開“向人民報告·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主題新
- 評論() | 分享05月13號 17:36
- 達州達川 | 巴人歷史文化館開啟試運營
- 評論() | 分享05月13號 15:05
- 宣漢縣“讓世界看見巴文化”暨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即將開啟!
- 評論() | 分享05月13號 14:24
- 步步生“金” 20萬消費券等你來拿!
- 評論() | 分享05月13號 11:20
- 吳燕督導國道210線達州市過境段公路改建工程建設和道路養護工作
- 評論() | 分享05月13號 11:09
- 排查災害隱患 全民共同參與——達州多地同步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
- 評論() | 分享05月13號 10:21
- 達州市綜合應急救援支隊參加四川省“5·12”抗震救災實兵拉動演練
- 評論() | 分享05月13號 10:20
- 書香彌漫韻更濃——宣漢縣大力開展“書香賦能 百強晉位”主題活動
- 評論() | 分享05月12號 17:14
- 達州召開全市應急指揮部建設暨救援協調工作推進會
- 評論() | 分享05月12號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