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悠悠愛老心 濃濃敬老情 ——宣漢縣大力推進新時代老齡工作

    2023年08月08日 15:30 新浪四川城事 

      “今年這個生日很開心,很有意義!”日前,在宣漢縣君塘醫教養中心里歡聲笑語不斷,抗美援朝老兵王爺爺的90歲生日會正在熱鬧的進行中,工作人員們陪著他一起度過這個溫馨難忘的生日……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宣漢縣君塘醫教養中心負責人余翔告訴記者,該中心占地面積7489.96平方米,是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宣漢縣人民醫院全員管理的集養老、科教、娛樂為一體的醫療養護型園區,現有入住老人20名,這是宣漢縣全力推動老齡工作的一個生動實踐。

      多年來,宣漢縣以爭創四川省第六輪敬老模范縣為契機,全面提升全縣老齡工作整體水平,不斷強化養老政策保障,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引導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努力讓全縣老年人過上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的幸福晚年生活。

    醫護人員為老人免費檢查身體醫護人員為老人免費檢查身體

      老有所養 編織一張“保障網”

      “在這里住著很安逸,飯菜兩葷兩素,營養又便宜,一頓飯才花8塊錢。”8月7日中午時分,在宣漢縣東鄉街道湖山社區日間照料中心,69歲的李明容吃著可口的飯菜,開心地訴說著自己的幸福生活,“居家可養老,享樂家門口,我們現在的生活很幸福!”

      多年來,該縣注重創新體制機制,不斷提升老齡工作在服務大局中的地位,牢牢編織養老服務“保障網”,不斷提升公辦養老機構護理能力,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

      該縣不斷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出臺了《敬老院聘用人員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規范公辦養老機構的管理;宣漢縣老年養護院(失能老人照護中心)新建床位300張,目前已正式開工建設;東鄉、蒲江街道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全面建成,為轄區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關愛、安全巡視、文化娛樂等服務;全面推行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為1584戶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場地適老化改造、老人照護用品等,解決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問題;出臺《宣漢縣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及探視巡訪工作方案》,建立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機制;創建友好型服務社區,適老改造老舊小區60個,新增安全島3處,新建公共設施和涉老設施無障礙率100%。

    工作人員精心照料老人工作人員精心照料老人

      老有所醫 送上一份“敬老情”

      “感謝你們給我檢查了身體,發放了健康明白卡,講解了醫保報銷政策,在家里就可以就醫,讓我們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在宣漢縣君塘鎮平等村,87歲的失能老年人田義先拉著上門給他檢查身體村衛生院醫生的手激動地說。

      宣漢縣衛健局老齡健康股股長童心武介紹,該縣積極推進“銀齡健康工程”,全縣13家醫療衛生單位為2865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三個一”醫養結合服務,提升居家老年人醫養結合服務質效。

      多年來,宣漢縣積極探索醫養結合老年服務新模式,全面落實醫療保障政策,創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不斷提高老年醫療服務質量,讓全縣老年人“夕陽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該縣提高退休職工個人賬戶、住院支付比例,降低住院起付標準,建立家庭病床制度,保障行動不便人群醫保待遇;在DRG付費改革中,給予醫養結合醫療機構、提供安寧療護的醫療機構進行政策傾斜;對家庭醫生團隊“兩病”簽約服務進行考核,家庭醫生患者醫保基金按照30元/人/年、基本公共衛生資金按照10元/人/年的標準支付費用;確保“兩病”(即糖尿病和高血壓)認定全覆蓋,目前已認定“兩病”老年患者1560人;老齡群體應保盡保,參加2023年城鄉居民醫保的60歲以上老年人共計190068人,參保率達100%。

      同時,該縣開設老年人掛號、就醫綠色通道,建成省、市、縣級老年友善醫療機構54家。全縣4家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在全縣23家公立敬老院建設醫務室,12家民辦敬老院與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83個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0個農村幸福院(含3個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與村衛生室建立巡診機制;全縣42個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均建成中醫館,10項治療性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實施“老年醫療護理骨干三年培養計劃”,培訓老年專科護士99名。

    工作人員陪老人做游戲工作人員陪老人做游戲

      老有所為 演繹最美“夕陽紅”

      “把取片袋上的二維碼對著取片機器上的掃碼去,報告就可以打印檢查報告了。”8月7日,在宣漢縣人民醫院門口,一位老年患者對著面前的自助取片機犯了難,焦急地點擊著機器屏幕。這時,志愿者萬千平立馬來到了老人旁邊,幫助他操作機器,取出報告。

      “我今年68歲,是我們縣醫院的退休職工,現在是這里的老年志愿者。“六年前,萬千平聽說要醫院要建立一支老年志愿服務隊,他便毫不猶豫的報了名。目前,這支志愿隊伍已有上百名老人參加。

      “我們把老有所為同老有所養結合起來,鼓勵老年人繼續發光發熱,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和幸福感!”縣衛健局黨委書記、局長姜林說。如今,在宣漢,像萬千平這樣服務和“反哺”社會的老年人隨處可見,一批批“銀齡老人”在新的崗位上找到了發揮余熱的新舞臺。

      多年來,該縣組織引導低齡老年人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志愿服務等,鼓勵技術型老年人參與科技開發和應用,支持學校、醫院返聘低齡退休人員;鼓勵老年人參與文化活動,堅持文化館(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三館免費開放;開辦“基礎美術、軟筆書法、基本功舞蹈”免費培訓班,活動受益1萬余人;打造適合康養的月亮坪景區,引導推薦巴山大峽谷等本土景區,推出多樣化老年旅游線路產品,督促旅游景點對老年人門票實行減免優惠政策,促進老年人等旅游消費者身心健康發展,著力提升文化場館和旅游景區適老化水平;以評選表彰“最美家庭”等活動為平臺,加大對孝親敬老楷模的宣傳力度,形成“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 (來源:宣漢縣委宣傳部 張平 符艷)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