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位于四川樂至縣一旅游大道上的“危險路口”,但它并非正式修建的規范路口,而是當地村民私自搭接的。

  原來,為了出行更方便,當地有村民拆除路邊護欄,修建了一條水泥路與這條一級公路相連接,就此形成一個路口。對此,有網友認為,路口太窄導致事故時有發生,充滿風險隱患,希望另設合理安全路口;但當地村民則希望擴大該路口,以方便車輛出入村子。

  此前,樂至縣交通運輸局曾回復,路口是部分村民修建水泥路面私自搭接在旅游大道上的,并擅自拆除護欄。如果在此處設置平交道口,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易發生交通事故。

  ▲該路口位于旅游大道一彎道下坡處

  紅星新聞記者日前實地探訪發現,這個路口位于當地旅游大道一彎道下坡處,護欄開口約3米,相接的一條水泥路通往南沖寺村。多位村民稱,路口處曾偶發車輛擦掛、碰撞事故。為此,他們希望路口能開大點,設置更合理安全。

  7月10日,樂至縣交通運輸局回應紅星新聞記者,該旅游大道車流量較大、車速較快,修建時出于安全考慮,并未在此設計路口。涉及的村民可通過另一端水泥路進出,交通運輸部門并不建議在此開設路口。

  實地探訪:

  網友反映旅游大道有個“危險出口”

  護欄開口3米!車輛擦掛偶有發生,村民盼擴大

  記者了解到,這條旅游大道連接樂至縣天池街道和勞動鎮,于2019年8月正式通車,按一級公路建設,全長近8公里。

  2023年11月以來,一網友3次在麻辣社區反映,稱該旅游大道在天星橋處通往天池街道南沖寺村10組的出口設置不合理,并稱其為“危險的出口”。網友稱,因出口太窄,過往車輛通行不方便,此處經常發生交通事故,甚至有多輛汽車翻車。為此,其希望另設合理、安全的出口。

  7月10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現場發現,該旅游大道為雙向四車道,中間設有綠化隔離帶。網友所稱的路口位于旅游大道一彎道下坡處,護欄開口約3米,相接的一條水泥路通往南沖寺村。附近一住戶說,路口連通后,時不時有車輛出入,因路口較窄,此前也偶爾發生過車輛擦掛、碰撞事故,但并未發生翻車事故。

  南沖寺村多位村民稱,路口處確曾偶發車輛擦掛、碰撞事故。因從旅游大道進入村道需占兩車道中線轉彎,村民也擔心路口的安全問題。為此,他們希望,路口能開大點,設置得更合理和安全,以方便車輛進出。

  ▲路口開口約3米寬

  上述住戶稱,當時有村民為方便到對面種地,在現場“開”了一口子供人通行?!奥糜未蟮佬藿〞r,(那兒)是沒有開口的?!蹦蠜_寺村一村干部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兩年前,村民們修建數百米水泥路和旅游大道相接,但因路口較窄,車輛也曾發生過一些“小擦掛”。

  該村干部透露,如今,有5個組的四五百名村民經路口上旅游大道,往返樂至城區?!白哌@邊只需10分鐘左右,而走另一邊大概要半小時?!睂τ诖迕裣M麑⒙房跀U大,該村干部表示,他們曾多次反映,街道辦和縣交通運輸局也到場查看了,認為旅游大道交通流量大,如開口擴大,隱患更多。

  官方回復:

  曾提出路口增大方案

  之后回復不再提及整改,稱設置路口存隱患

  記者注意到,對于網友反映,樂至縣交通運輸局曾三次作出公開回復。

  去年11月10日,樂至縣交通運輸局作出回復,已和天池街道辦工作人員、旅游大道施工方前往現場查看,發現路口設置過窄,車輛進出不方便。并提出路口增大方案:“經協商,由當地街道辦向交通運輸局進行接道申請,許可通過后,由旅游大道施工方將臨近一塊波形護欄和兩副石頭隔離帶拆除,使路口增大方便車輛進出,并在下坡路段設置防護欄?!?/p>

  ▲樂至縣交通運輸局去年11月10日公開回復

  去年11月27日,該局再次回復稱,已會同天池街道辦、旅游大道施工方現場踏勘,并制定了整改方案,由天池街道辦牽頭,相關部門配合辦理。當時,承辦部門正在完善相關程序,完善后將立即實施。

  然而,今年7月8日,樂至縣交通運輸局在回復中不再提及整改,表示路口是當地部分村民為方便出行,修建水泥路面私自搭接在旅游大道上,并擅自拆除護欄,該部分村民有另一條路可以通行回家。旅游大道按一級公路雙向四車道標準建設,限速70公里每小時,中間有隔離帶,只能單向通行,在此處并未設計平交道口,道路兩側安裝有波形防撞護欄。如在此處設置平交道口,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易發生交通事故。

  回復中還稱,為確保安全,交通運輸部門已告知反映者不要在此處私自通行,發生安全事故由本人自行負責。此外,如反映者要在此處搭接平交道口,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相關規定,到樂至縣政務服務大廳交通運輸局窗口進行增設平面交叉道口行政許可申請,取得同意后方可施工和通行。

  ▲樂至縣交通運輸局今年7月8日公開回復

  最新回應:

  出于安全考慮不建議在此設路口

  村民如有意愿搭接旅游大道,需通過合法手續

  “位置恰好在彎道上,這樣開口是要出問題的,也是不允許的。”7月10日,樂至縣天池街道辦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經了解,村民私自取了護欄,修路與旅游大道相接后,因走另一條路進城遠一些,不少村民想走這里抄近路。為此,他們只有盡量給村民做工作。

  當天,樂至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村民反映的路口位于旅游大道一彎道上,原來有護欄,是村民拆了護欄后修了一條水泥路相接。旅游大道車流量較大、車速較快,此前修建時從安全考慮并未在此處設計路口。

  “村民想在這開個大口子進出(車輛),這是不太現實的?!痹撠撠熑吮硎?,南沖寺村另一端也通了水泥路進出,只是繞一點,從安全考慮,交通運輸部門不建議在此開口。

  對于此前回復中提及的“路口增大”方案,該負責人表示,這是工作上有疏忽,給村民帶來誤導。他說,工作人員可能業務素質欠缺、限期回復等因素,當時在安全等方面考慮不周到。對于此前回復中所稱的已制定整改方案,完善手續后立即實施,他表示對此回復不知情。

  ▲村民私自搭接的路口

  該負責人還表示,如村民有意愿搭接旅游大道,需通過合法手續,即向交通運輸部門申請許可,并按許可要求做安全評價等。但這也需要考慮誰來搭建、誰出錢以及安全風險等問題。他說,從安全方面考慮,村民應盡量不要開車經過該路口。如果這個現有路口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他們只能督促管理單位將路口封了,也可建議運營公司在路口來路方向安裝警示設施,提醒車輛彎道減速。

  紅星新聞記者 姚永忠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