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殷鵬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做好生態環境領域穩增長服務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圍繞“講政治、抓發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總思路出臺了8條措施,從分層分類分區優化環評、有放有收動態調整審批權限以及拓寬財政資金貼息支持范圍等多方面發力,全力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悉,此次出臺的措施有4條涉及優化環評服務,包括全面推行重大規劃和重點項目環評預審服務,分層分類分區提供精準環評審批服務,強化環評質量激勵約束和探索環評審批權限動態管理;3條聚焦環保產業和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促投資穩增長,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加大對環保領域投入和實施生態環境領域激勵獎補政策;1條為開展“千名專家進萬企”幫扶活動。

  這些措施中,省財政投入“真金白銀”促投資穩增長的相關措施引人關注。《通知》明確,四川將按年貼息率不超過3%、單個項目年貼息金額不超過300萬元的標準,繼續開展生態環保貸款貼息。今年四川環保財政貼息資金安排了2億元,遠高于去年5000萬元。此外,四川還將環保產業納入貼息范圍,幫助環保企業紓困。

  在生態環境領域激勵獎補方面,對于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省級生態縣命名的,四川將繼續按照每個命名市縣300萬元—800萬元的標準給予獎補。同時,增加了成功創建“無廢城市”和“近零碳排放試點園區”的獎補項目。

  據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科技與財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若成功創建“無廢城市”,每個城市獎補500萬元,“近零碳排放試點園區”則按照每個園區不超過400萬元給予獎補。同時,四川將繼續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加大對環保領域的投入,推動此前敲定的60億元金融債券、400億元專項貸款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