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福 四川在線記者 范芮菱

  “拿到了這個‘綠本本’,每個月都能領180元的殘疾人補貼了!”3月9日,瀘州市敘永縣大石鎮三門村4組村民陶豐云興奮地展示起剛領到的殘疾人證。通過敘永縣殘聯組織開展的“辦證下鄉”,全縣近690名殘疾群眾“足不出戶”領到了殘疾人證,拿到了殘疾人補貼。

  敘永地處烏蒙山區,最遠的場鎮距離敘永縣城有近百公里,加之辦理殘疾人證程序繁瑣、殘疾人行動不便等因素,辦證成為不少殘疾人的“揪心事”。

  前不久,該縣紀檢監察干部組成的“民心守護”小分隊到石廂子彝族鄉、大石鎮等多個鄉鎮走訪,了解到殘疾人辦證難的情況在全縣普遍存在后,隨即將問題反饋至縣殘聯,要求優化殘疾人辦證工作,不折不扣將補貼政策落實好。

  “沒想到能那么快幫我辦好殘疾人證。”因前年不慎摔傷,造成肢體一級傷殘的陶豐云回憶,去年年初本想辦理殘疾人證申請補貼,但由于出行不便,一直沒能辦理。去年9月,敘永縣殘聯聯合縣殘疾評定機構、大石鎮政府社事辦人員攜帶設備到陶豐云家中,經過現場診療、查看病歷、傷殘評定后,將殘疾人證送到了他手中。陶豐云拖了許久的“揪心事”終于解決了。

  “針對行動不便的殘疾群體,我們聯合相關單位,采取下鄉辦證、視頻云辦理等方式,變群眾‘跑路’為干部‘跑腿’,切實解決辦證難的問題。”敘永縣殘聯理事長張高蓉介紹,殘聯還將辦證流程簡化為“一站式”辦理。

  去年8月以來,瀘州出臺“推動政策執行全過程監督”“聚焦重點問題全系統治理”等十二條措施,重點督促推動“惠民政策應享盡享、群眾訴求應辦盡辦、作風問題應治盡治、民心守護常態長效”,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全市各級各部門深入基層一線,群眾關切的700余個“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開展‘民心守護’,就要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始終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切實推動惠民政策落實,認真解決回應群眾訴求,進一步改進干部作風,努力讓全市人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瀘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談起開展“民心守護”工程的初衷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