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線記者 吳浩 攝影 歐陽杰
1月31日,政協四川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聯組會召開,省政協委員、四川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牟錦毅在會上發言,建議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助力四川鄉村振興。
“十四五、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建設,這是三個大機遇。”針對四川農業科技目前面臨的科技有效供給不夠、科技投入力度不足、農業科技推廣動力不足等問題,牟錦毅提出首先要搶抓機遇,融入鄉村振興大局。他建議,要加快省“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農業科技攻關計劃等編制工作,做好各項規劃與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的有效銜接,要充分發揮成渝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集團軍”優勢,通過實施協同項目,帶動各類科研資源“互聯互通、共建共享”,要按照突出特色、差異發展、分步推進的原則,以川糧油、川豬、川茶、川菜、川酒、川果、川藥為發展重點,逐步增強“川字號”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產業是牟錦毅的第二個關鍵詞。他建議,各級現代農業園區應科學指導、因地制宜發展“糧飼—豬—沼—肥”、稻漁綜合種養等生產模式,加快“節水、節肥、節藥、節勞、節種”生產技術和設備研發推廣,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填補川糧油、川茶、川果等產業“高、精、尖”加工產品的空白為重點,鼓勵和推動科研院校(機構)與重點龍頭企業通過建立科技創新聯盟、實驗室等方式,開展深層次、多元化、個性化加工產品聯合研發,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