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 四川在線記者 張庭銘

  近日,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公布了2020年12月“平安之星”候選名單,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鄧曉琴的名字榜上有名。

  在鄧法官的工作筆記中,十幾場的庭前會議筆記工工整整,以分鐘為單位的庭審時間預算表令人震驚,而筆記上預設的50余種突發情況及解決方案則叫人瞠目結舌。由她辦理的案件、撰寫的法律文書,主持的庭審多次被評為全省、全市典型案例、十佳裁判文書及十佳庭審。她正是全省法院深入推進庭審實質化的一個先進典型。

  推行庭審實質化,唯有如此,才能讓人民群眾期盼的公平正義得以精細化呈現。

  01

  把案件辦成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的“鐵案”

  2020年,全省法院進一步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嚴格落實“三項規程”,全面推進庭審實質化工作,切實發揮庭審確定證據、查明事實的關鍵作用。

  2020年8月27日,四川高院在攀枝花中院公開開庭審理原審被告人王濤等人故意傷害罪、販賣毒品罪、強迫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毒罪抗訴、上訴一案。鑒于該案系涉毒涉惡涉未成年人等多重因素疊加的重大案件,依法組成由院長、二級大法官王樹江擔任審判長的五人合議庭進行辦理。庭審中,合議庭組織檢辯雙方圍繞焦點問題進行了法庭調查、新證據質證,并當庭宣讀有關評議意見。該案中嚴格落實“三項規程”,切實增強控辯對抗性,發揮庭審質證特別是對質、交叉詢問的作用,保障證人出庭的實際效果,充分質明證據。

  ▲10月22日,全省法院第五屆“十佳庭審”集中評選暨代表委員視察法院活動第二站來到自貢中院。圖為庭審結束后,評審組與合議庭充分交流。(四川省高院供圖)

  省法院以查明案件事實為導向,突出庭審實質化要求,將“中院受理的死刑案件和其他重大疑難復雜的一審案件以及基層法院受理的被告人及其辯護人作無罪辯護的案件”,作為按照庭審實質化方式審理的重點案件。

  02

  “四類人員”出庭作證 切實保障人權

  庭審實質化是貫徹以審判為中心的重要舉措之一,而證人、鑒定人、偵查人員、有專門知識的人四類人員出庭作證則是庭審實質化的關鍵環節。2020年9月,漢源縣法院在審理馬林志等8人惡勢力犯罪集團犯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非法拘禁罪、尋釁滋事罪、虛假訴訟罪等一案中,依法通知鑒定人出庭作證。庭審中鑒定人就鑒定資質、鑒定方法、鑒定依據等進行充分闡述,并接受控辯雙方及法庭詢問。該鑒定機構作出的鑒定意見對案件性質的認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庭審實質化改革以來,各級法院全面落實省法院、省檢察院會簽的《關于命案中落實證人、鑒定人、有專門知識的人和偵查人員出庭作證的若干規定(試行)》。確保重點案件“四類人員”出庭作證,進一步明確應當出庭作證情形、通知出庭的程序、出庭人員的人身保護和經濟補償、證言采信規則等相關內容。

  03

  考驗“真功夫” 提升“戰斗力”

  作為特殊的司法場域,庭審既是定分止爭的主戰場,也是錘煉法官基本功的考場。在2020年全省中院院長會議上王樹江院長明確要求,要運用“深謀、深查、深分、深聯、深耕、深推”工作方法,進一步深化庭審實質化改革。

  2020年12月8日,四川高院召開全省法院第五屆“十佳庭審”新聞發布會,本屆評選活動緊扣“主動接受監督、推進庭審實質化、規范庭審作風、提升司法能力”主旨,不斷提高員額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推動全省法院庭審實質化工作再上新臺階。

  ▲2020年9月26日,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對被告人黃杰、甘世瓊、劉安貴等16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聚眾斗毆、尋釁滋事、非法侵入住宅等罪一案進行了公開審理并宣判。

  “在這次評選中,我明顯感覺到庭審規范化建設成效顯著。”全國人大代表茍興龍表示:“同時也看到了法院系統銳意創新,與時俱進的工作精神,深切感受到了法院干警素質高,能力強”。

  2020年10月12日至14日,自貢市沿灘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胡某輝、黃某、李某才等21人被控犯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開設賭場、尋釁滋事、聚眾斗毆等罪一案。合議庭于10月9日組織召開庭前會議,就案件管轄、申請回避、非法證據排除及其他與審判有關的程序問題聽取各方意見,歸納爭議焦點,明確庭審重點。庭審中,合議庭組織控辯雙方就各被告人的具體犯罪事實進行了舉證質證:采用多媒體示證、通知關鍵證人出庭等方式全方位運用實質化審理元素。

  2020年10月14日,經法庭調查、舉證、質證和法庭辯論,21被告人全部當庭悔罪,庭審取得良好效果。

  在庭審實質化改革和司法責任制改革的背景下,四川法院的司法能力得到有效錘煉,法官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實現了“證據舉證質證在法庭,裁判理由在法庭,說理在法庭,發表辯論在法庭”的實質化要求,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