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展時間軸

  ——摘自任澤平《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0》

  以2009年“十城千輛”為起點,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

  萌芽期(2009-2013)此時以公共領域示范為主,各項政策工具逐漸豐富,技術和市場尚在培育,車型銷量增速緩慢

  2

  成長期(2014-2018)國家重視度提升,財政補貼力度加大,鼓勵私人購買,電動車銷量快速增長

  3

  調整期(2019-2020)財政補貼大幅退坡,由政策驅動往市場驅動過渡,行業競爭加劇,出現連續負增長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面臨四大供給側變革

  變革之一

  以開放促發展,汽車“后合資時代”來臨。特斯拉國產,合資車發力,新勢力分化,行業加速出清

  變革之二

  供給升級激發新的消費需求,行業整體銷量下滑但私人消費占比提升,行業從高速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

  變革之三

  互聯網科技巨頭集體搶灘智能網聯新戰場,融合、賦能、升級成趨勢。行業電動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顯著增強

  變革之四

  私人樁建設提速,換電站受重視,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2020年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創歷史新高

  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

  136.6萬輛136.7萬輛

  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

  2015-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

  ——摘自艾瑞咨詢《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白皮書》

  2015年

  純電動汽車33萬輛其他類型新能源汽車9萬輛

  2016年

  純電動汽車73萬輛其他類型新能源汽車18萬輛

  2017年

  純電動汽車125萬輛其他類型新能源汽車28萬輛

  2018年

  純電動汽車211萬輛其他類型新能源汽車50萬輛

  2019年

  純電動汽車310萬輛其他類型新能源汽車71萬輛

  四川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

  前言

  2021年初,一則特斯拉Model Y大幅降價的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是全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變局的冰山一角。

  變局,是理解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最貼切的關鍵詞。過去這一年,產業前景得到市場印證。即便受疫情影響,全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依舊創下歷史新高;行業進一步從依靠政府補貼向市場化競爭過渡,一批企業爆雷出局,蔚來、小鵬等國內新能源車企則躋身全球車企市值最前列。

  過去這一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很熱鬧,四川卻顯得相對“冷清”。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評價: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這方面,四川目前在全國沒什么“存在感”。

  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四川扎實推進“5+1”現代工業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應對變局,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認清現狀、厘清思路。為此川觀智庫在專訪省內外超過20位新能源汽車產業從業者和專家基礎上,結合國內一些智庫相關研究成果,采寫了《四川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希望能為政企決策提供參考。

  □川觀智庫首席研究員 熊筱偉

  A

  摸底

  產量占比不升反降

  產業鏈關鍵環節或出現“斷鏈”

  ●14家省內車企中,僅2家表示去年新能源整車產量同比增長

  ●3年前四川“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如今部分關鍵環節或斷鏈

  ●除成都以外,四川其他地區充電設施建設與沿海差距明顯

  單看年度數據,四川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似乎“蒸蒸日上”。

  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透露,去年前11月全省生產新能源汽車約2.92萬輛,預計全年同比增長約10%。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全國同期產量增速下降0.1%?!霸谧凸彤a方面,四川走在了全國前列?!鄙鲜鲐撠熑私忉尅?/p>

  但若以發展眼光審視,結論卻相反——2017至2020年,四川新能源汽車產量在全國占比不升反降;產業鏈部分關鍵環節企業或出現“斷鏈”……和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近年的快速成長相比,四川發展相對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