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案牽出關鍵線索,撕開法外狂徒的偽裝
2018年3月26日,在綿陽市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的領導下,“3.26掃黑”專案組成立,偵查工作一開始并不順利。由于該涉黑犯罪集團盤踞多年,關系網錯綜復雜,觸角遍布各行各業,稍有不慎便會打草驚蛇、功敗垂成。

在與黑惡團伙角力的過程中,專案組民警廣泛走訪受害企業和轄區群眾,從前期收集的大量犯罪線索中梳理出4起社會影響較大、牽涉面較廣,且當年久偵未破的疑難案件作為主攻方向,使專案偵查迅速打開了突破口。但是,因受害群眾長期受到迫害,不敢言明真相,查案過程困難重重。該涉黑犯罪集團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到案后,抱著僥幸心理負隅頑抗,在專案組民警的訊問面前拒不開口,案情幾近陷入僵局。

就在這時,民警在審閱一起舊案——“海洋之星尋釁滋事案”的相關證據時,從一段模糊不清且僅有10余秒的監控視頻里,發現了該案可能存在嫌疑人頂包的關鍵證據。專案組隨后以此順藤摸瓜,一舉挖出了案發后楊順昌為包庇組織成員,指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到派出所投案頂包的犯罪事實,從而打開了全案的突破口,一連破獲楊順昌等人為掩飾隱瞞案情,妄想逃避打擊而隨后實施的妨害作證、包庇、窩藏等一系列衍生案件。
體育館里宣判, 判決書達10萬余字
由于該案被告人數眾多,法庭不能同時容納,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在體育館的會議中心臨時搭建了一個科技法庭。庭審期間共計120名法警成立押解看管、值庭、安檢、安全巡邏、應急處置等5個警務保障小組。此次庭審先后有3000多人觀摩,體現了刑事審判的莊嚴和對黑惡勢力的震懾。

經過11天的連續庭審,7天的案件議評,法院依法認定38名被告人分別實施違法犯罪45起、觸犯罪名16個,對首犯楊順昌判處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其余被告人分別判處十九年至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追繳違法所得數億元。

該案卷宗有400冊,判決書300多頁10萬字。
隨著法槌落下,這位昔日的“黑老大”及其團伙終于被正義制裁。
(圖片由綿陽市政法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