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在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
眼下,天齊鋰業正面臨巨額債務違約的風險。據天齊鋰業公告,按照公司與中信銀行牽頭的并購貸款銀團簽署的協議,并購貸款中的18.84億美元將于今年11月底到期,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79.35%。
盡管天齊鋰業已經向銀團正式提交了調整貸款期限結構的申請,但目前尚在審批中,存在貸款到期未能成功展期而公司無法及時、足額償付導致違約的可能性。
此外,天齊鋰業暫緩支付2020年內到期的部分并購貸款利息。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未付銀團并購貸款利息金額約4.71億元。如果公司未來在償付債務本息方面遭遇困難,公司的業務、經營業績、資金狀況、財務狀況及日常生產經營等,都存在受到重大不利影響的可能性。
公司部分在建工程,如“天齊鋰業遂寧安居區年產2萬噸碳酸鋰工廠項目”、“第二期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等,未來也可能將面臨因暫時無法繼續投入,導致前期投入無法完全收回的風險。
截至11月10日,公司控股股東天齊集團未來一年內到期的質押股份累計數量35,498.35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75.82%,占公司總股本比例24.03%,對應融資及擔保余額31.94億元。
該融資及擔保余額包括兩部分:一是天齊集團質押融資余額22.35億元,拆借給天齊鋰業及其子公司6.09億元;二是為天齊鋰業及其子公司融資質押擔保金額約9.59億元,天齊鋰業及其子公司實際借款余額為3億元。
如公司業績持續下滑、不能償還大額到期債務等上述風險被觸發,可能導致公司股價下跌;屆時將可能發生天齊集團被質押權人要求償還質押融資或補倉的情形。
天齊鋰業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現金流水平并未得到實質性提高,流動性緊張的局面也暫未出現實質性改善。由于眼下時間所剩不多,天齊鋰業引進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已經迫在眉睫。
11月14日,天齊鋰業高級副總裁、董秘李波告訴紅星資本局:“公司和控股股東層面仍在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只是目前尚未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戰略投資者引入協議。”對于外界對戰略投資者的各種猜測,李波表示以公司披露的公告為準。
西部證券分析師王冠橋表示,天齊鋰業用于收購SQM的部分貸款將于11月底到期,公司債務負擔沉重,存在流動性風險。但是天齊鋰業把控了核心資源優勢,布局了全球儲量最大、成本最低的鹽湖和鋰輝石礦山,在未來全球競爭當中,鎖定了長期資源競爭優勢。公司作為國內鋰行業龍頭企業,債務問題仍有望得到合理解決。
最新一期“2020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顯示,曾經上榜的天齊鋰業蔣衛平家族已經跌出榜單。在此之前,蔣衛平家族曾經以111.7億元身家在榜單上排名第235位。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