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3點左右,腎移植手術第二天,陳女士走一步,歇一歇,忍受著左腰上傳來的痛感,一步步挪到兒子程程(化名)的病房。20多米左右的距離,她走走停停,用了大約半小時。但看到兒子精神狀態很好,她高興得忘記了這一路的痛。坐在兒子的病床前,母子淚眼相望。媽媽說:“重生了一樣。”
時間倒回到5月6日——程女士體內的左腎被取出,移植到程程身體里。
再往前——5月5日,手術前一天,程程在媽媽懷里錄下一段視頻:“明天就要手術了,媽媽的腎寶寶就要裝到我的肚子里了,會讓我變得更好,我也要好好保護它。”
這一切,源于2016年,程程被確診為慢性腎臟病、腎單位腎癆,母親程女士帶著他四處求醫,最終,成功接受移植了媽媽的腎臟。

“一場大病”
兒子8歲患罕見腎病 輾轉治療兩年多
老家在雅安蘆山的廖先生,和妻子陳女士一起,一直帶著兒子在成都工作、生活。一家人租住在武侯區一個老小區里,生活平淡且幸福。直到兒子程程8歲,一場大病,把一家人平靜的生活,推進了另一個軌道。
2016年下半年,程程變得愛起夜,一晚上要去三四次廁所,也變得愛喝水,總是口渴。廖先生夫妻倆覺察到異樣,排除了是飲食問題后,決定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程程被確診患有罕見的基因突變型的腎單位腎癆,腎臟功能衰竭。當時,醫生表示,最好的治療辦法是接受腎移植手術。
在北京一家兒童醫院,醫生給出了同樣的診斷結果。“感覺就是晴天霹靂吧,怎么是這么嚴重的病?”廖先生說。
確診后,陳女士辭去了穩定的工作,照顧休學的程程,帶著他四處求醫。“那時候,只能說穩定住狀態。”廖先生說,當時,程程的各項身體指標飆高,比如肌酐值高達數百,比正常值高出好幾倍。
堅持藥物治療了2年,夫妻倆又帶著程程去重慶的兒童醫院求診。醫生表示,程程的身體狀況,必須開始接受透析治療。為了方便照顧和節約支出,他們還是決定回成都。
誰知道回成都不到10天,程程突然出現沒精神,不吃飯,昏昏沉沉,甚至翻白眼的的狀態。夫妻倆趕緊送程程到就近醫院,醫生建議往上級醫院轉。結果在華西第二醫院急診科檢查后,程程的肌酐值高達900多,電解質紊亂,血鉀高,“醫生說必須透析了,我們問了很多,最后決定選腹膜透析,聽說是對腎臟功能影響小些。”廖先生說。
2018年4月,程程接受了腹膜透析的置管手術,開始透析治療。但剛開始就很不順利,肚子上鉆了好幾個孔置管,灌注透析液時,腹部脹起,程程直喊難受。腹膜薄,插管的孔被撐裂開,又不得不從大腿股動脈置管,暫時過度適應,“一不小心又感染了,腹膜炎,差不多每個月都在跑醫院,一住就是10多天。”廖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