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護士給程程處理透析置管↑在醫院,護士給程程處理透析置管

  妻子提出,要移植一個腎臟給兒子時,廖先生沒有反對,但心里很難受?!八麄儍蓚€,對我來說都是最重要的人?!背坛躺『?,媽媽辭職,一家人的生活費、程程的醫藥費,都靠廖先生唯一一份工作的收入來源——在一家餐館做外場管理。程程確診后,老板還給他漲了工資。

  廖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出生在農村家庭的他,7歲喪父。跟著媽媽和爺爺,以及親戚幫襯,廖先生和妹妹艱難長大。結婚成家后,一直租住在成都,之前嘗試過創業,但失敗了,所以積蓄也不多,也沒有購買房產。程程生病后,為了省出房租,一家人借住在龍泉驛區的親戚家。

  “之前治療,花了二三十萬吧,親戚朋友借的,有10萬左右。”廖先生說,移植手術之前的治療,平穩狀態下,程程的醫藥費,每個月要6000多元,每次住院治療,繳費金額在幾千、上萬元?;ü饬朔e蓄,他東拼西借,還能湊上,也就沒有想過網絡籌款,但直到移植手術,一次性繳納了9萬,現在還要根據程程的恢復情況,才能得知后期的治療費用。加上移植手術有不少自費藥品,實在無法承受經濟壓力的廖先生,第一次發起了網絡籌款(點擊可為程程獻愛心)。

  “一場手術”

  兒子錄視頻“一切都會好起來”

  5月6日,早上7點半,陳女士先被推進了手術室,醫生從她的體內取出左腎。

  上午9點半,程程被送進手術室,媽媽的左腎,放置在了程程右腰處的肋骨下位置。

  中午11點多、12點多,母子先后被推出手術室,門外等候了五六個小時的廖先生,懸著的心,終于落了下來。

  5月7日下午,手術后第二天,程程還在病房監護室。在普通病房的陳女士按捺不住,只在術后通過視頻里見過兒子,陳女士還是想去親眼看看。

  監護室的病房,離陳女士的病房,有二三十米。陳女士下床,扶著墻上的把手,走一步,歇一步,喘口氣,花了半個小時,才挪到程程的病房里?!翱吹剿襁€好,病友也說他不哭不鬧,傷口痛了,就自己喊護士姐姐打針?!标惻空f,望著兒子,他們的眼睛里,都有了眼淚。好消息是,程程術前肌酐數值1000多,7日下午,已經降到了170多。

  手術前一天,也就是5月5日,程程和媽媽住在同一間病房。程程縮在媽媽的懷里,用手機拍了一段小視頻,“明天就要手術了,媽媽的腎寶寶就要裝到我的肚子里了,會讓我變得更好,我也要好好地愛護它,保護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p>

  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