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的“頂流”,“哪吒”一定是其中最耀眼的那個。

  今年春節檔,《哪吒之魔童鬧海》(又名《哪吒2》)上映,最終以159億元全球票房躋身影史前五。除了電影本身,“哪吒”更是頻頻出圈:

  4月16日,《王者榮耀》與《哪吒2》正式官宣合作,并于成都地標建筑天府雙塔亮燈;5月18日,哪吒三太子以裸眼3D視頻的形式在交子商圈、春熙路商圈標志性建筑上首次全球亮相;6月23日,成都世運會官方動畫宣傳片《哪吒之三寶闖世運》正式上線,國漫頂流哪吒與世運會吉祥物“蜀寶”“錦仔”破次元同框,以熱辣說唱向全球發出“少必入川”的盛情邀約……

  這背后,是成都文化文產建設成果的生動縮影——從年初《哪吒2》火爆全球的文創盛事,到即將啟幕的成都世運會,再到鳳凰山體育公園球迷的吶喊聲震云霄,東安湖體育公園演唱會的音浪點燃夜空,成都文化產業從戰略藍圖蛻變為可感可及的生活場景——

  它以2800億元文創增加值托舉產業夢想,以240小時過境免簽打開國際視窗,更以產業集群之勢重塑城市經濟地理。這座以開放創新為底色的城市,正以混天綾攪動四海之姿,邀世界共赴一場“少必入川”的時代之約。隨著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成都做優做強極核功能 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成都文創產業又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產業進階:織就一張數字文創“萬鱗甲”

  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的清晨,總帶著幾分詩意。錦城湖畔的獨棟別墅間,綠樹掩映下的可可豆動畫辦公樓前,仍聚集著慕名而來的影迷。他們舉著手機,試圖捕捉《哪吒2》誕生地的每一寸光影痕跡。

  “電影里的哪吒會說川普、吃火鍋,因為他骨子里就是成都人。”導演“餃子”曾坦言。

  2013年,導演餃子帶著團隊,在成都高新區創業路16號,還在為《哪吒1》的融資犯難。轉機來自成都的破局之舉——設立中西部首只文創基金,推出“文創通”貸款,硬是為這個“魔童”開辟一條路。

▲可可豆動畫▲可可豆動畫

  5年時間,餃子帶領團隊完成從“餃克力”到“可可豆”的蛻變,成都這條產業鏈也已如精密齒輪般咬合:墨境天合的特效師用算法模擬海浪的每一絲褶皺,千鳥文化的藝術家為申公豹的毛發渲染百萬根獨立粒子,而聲娛文化的配音演員在錄音棚里吼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時,窗外正是錦城湖的粼粼波光。

  如今,138家《哪吒2》制作企業中,半數集聚在錦城湖畔,“一杯咖啡時間”就能完成素材傳遞和創意碰撞,形成全國獨有的“5分鐘產業生態鏈”。

  這種高效協同的產業生態,正是成都文創產業黃金半徑的縮影。

▲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

  近年來,成都數字文創產業實現裂變式增長:2024年產業增加值突破2800億元,核心規模達3819億元,新文創活力指數全國居首。2025年第一季度,全市文創產業增加值達948億元,同比增長10.3%;全市票房以6.39億元位列全國第三。

  良好的城市土壤滋養了企業快速成長,690家規上企業構建起從《王者榮耀》《遮天》到《十萬個冷笑話》的IP矩陣,《劍網三》《九州仙劍傳》等多款“成都造”游戲流水超百億元。

  更令人矚目的是,今年成都接連推出全國首個城市級科幻政策“科幻13條”、30億元科幻產業基金,不僅構建起從IP創作到消費轉化的完整生態閉環,還為下一個“哪吒”鋪設起星光大道。  

  成都織就了一張數字文創的“萬鱗甲”,讓每個創意都能找到生長的縫隙。

  政策賦能:燃動消費“混元珠”

  產業能級的躍升,還離不開遍布全城、猶如動脈一般的園區的強力支撐。

  無論是國內工業遺產活化利用新典范的東郊記憶·國際時尚產業園及西區項目,依托非遺核心IP打造的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項目,還是定位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媒體產業生態示范區的成都智媒體城項目,這些成都園區代表了這座城市在“立園滿園”的最新探索,更折射出更為多元融合、差異化發展的產業生態。

▲東郊記憶 王勤 攝▲東郊記憶 王勤 攝

  大力推進“立園滿園”,成都展現出蓬勃生機和無限活力,幾組數據可以印證——2024年,成都出臺推動演藝市場發展16條措施,全市演出場館達108個,舉辦音樂演出5800余場,票房收入16.93億元,“跟著演出游成都”成為新時尚;深入開展“進解優促”,2024年,引進高質量文旅項目49個,新增規上文旅企業52家,總數達1046家,文旅產業全鏈條發展。

  文創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成都真正將文化能量轉化為普通人觸手可及的幸福日常——玉林三巷民謠小院用沉浸式音樂沙龍激活老街巷,金融城演藝中心年度演出超百場,離境退稅商店達429家(49家即買即退)……

▲境外游客辦理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業務▲境外游客辦理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業務

  政策賦能,在《成都市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中,豐富“三城三都”服務消費內涵被列為重點任務。方案明確支持博物館舉辦講座、工作坊、互動展覽等文物活化利用體驗活動,推出“穿漢服拍合影”等體驗場景。

  借力哪吒這一全球頂流IP的傳播勢能,成都的城市美譽度持續攀升,海內外贊譽紛至沓來——今年一季度,成都接待外國人同比激增70.18%。這股活力正轉化為普惠福祉:新業態、新產品以創新供給激活消費潛能,花重錦官城、《紅樓夢》數字藝術展等數字文旅項目多點呈現。

  這些細節,讓成都一季度社消零總額在一線城市承壓背景下逆勢增長6.0%,印證讓城市生活成為消費引力場的戰略遠見。

  全球共振:讓世界看見成都的“混天綾”

  當下,成都正用一座城市的熱情與智慧,深刻把握國際文化發展態勢和世界城市發展趨勢,詮釋“少必入川”的新潮流,讓世界看到既有故事、又有活力的城市新范本。

  作為“熊貓界頂流女明星”,在“三城三都·成都之選”評選中,“花花”以13萬票登頂“十大文化品牌”評選。當阿根廷記者在全國兩會追問“吒兒何時來南美”,成都已借“花局”IP實現文化流量向民生增量的轉化——熊貓花花擔任“成都文旅榮譽局長”后,相關節目播放量破千萬,全網話題量破億。這個頂流IP與哪吒一起,帶動文創銷售激增,正共同構成成都文化品牌出海雙引擎。

▲哪吒和“成都” 陶軻 攝▲哪吒和“成都” 陶軻 攝

  企業矩陣的崛起也為品牌提供堅實支撐。6月17日發布的“三城三都突出貢獻企業十強”榜單,標定出六大領域60家領軍企業:咪咕音樂以數字平臺撬動產業流量,成都文旅集團借熊貓IP激活文旅消費,英富曼會展將美博會打造成中西部的“美麗中樞”……這些頭部企業帶動產業集群規模不斷突破,讓“成都造”在國際舞臺鋒芒畢露。  

  而即將到來的成都世運會,不僅是體育競技場,更是城市品牌的全球秀場。

  在社交平臺上,“跟著世運游成都”早已被國際友人列進中國city walk體驗清單里。清晨在熊貓基地看“蜀寶”原型嬉戲,中午在鶴鳴茶社觀川劇變臉,傍晚便可抵達西嶺雪山滑雪場。這條“雪山下的公園城市”體驗線路,正是成都獻給游客的文旅大餐。

▲外國游客在寬窄巷子參觀▲外國游客在寬窄巷子參觀

  從“少不入川”到“少必入川”,城市吸引力完成質變躍遷。“90后”山西青年楊凡創立《少已入川》對話150位新老成都人,發現這里“不是選擇題而是開放題”。可以看到的是,成都世運會開幕前,成都的“混天綾”就已舞動全球。這方熱土,正以其獨特的產業密碼與民生溫度,向每一個懷揣夢想的奮斗者發出最誠摯的邀約:無論你來自何方,這里都有改寫命運的舞臺,都能成為自己人生的“哪吒”。(來源:成都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