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區古蜀歷史文化博物館核心部分圖書館主體結構正式封頂。臨空制造工業總部基地項目(二期)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明年2月整體完工。海底撈-萌海科創農業生態谷項目一期進入建設“沖刺階段”……進入6月,成都多個項目迎來新進展!
新都區古蜀歷史文化博物館
近期,新都區古蜀歷史文化博物館建設迎來新進度,該項目的核心部分圖書館主體結構正式封頂。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圖書館的輪廓已經清晰可見,整體施工情況忙而有序。香投城建集團項目代表廖傳毅表示,施工過程中,團隊創新采用了盤扣式支撐體系,將主體結構施工周期提前了10天,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圖書館設計延續了整體項目‘飛鶴扶翠’的意向,并融入了‘建筑融于自然’的理念,建成后將成為集文獻典藏、文化體驗、學術交流于一體的復合型文化空間。”廖傳毅說。
據記者了解,新都區古蜀歷史文化博物館圖書館總建筑面積約1.84萬平方米,涵蓋書庫、閱覽區、多功能廳等核心功能,將通過連廊、景觀露臺等空間設計,實現室內閱覽區與外部公園景觀的無縫銜接,讓市民在自然浸潤中感受文化魅力。目前,項目建設將重點推進室內精裝一體化工程,著力打造“湖景閱覽長廊”“非遺數字體驗區”等特色空間。
建成后,圖書館將與毗鄰的博物館、科技文化館共同構成約5萬平方米的文化綜合體。

臨空制造工業總部基地項目(二期)
位于國際空港經濟區(成都東部新區片區)的臨空制造工業總部基地項目(二期),占地面積約106畝,建設內容包括2棟辦公樓、2棟酒店、5棟廠房。日前,項目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據項目施工方負責人介紹,目前工程正在進行外立面施工和機電安裝,明年2月整體完工。

臨空制造工業總部基地項目聚焦天府國際機場周邊航空維修制造產業需求,提供定制化標準廠房、研發辦公、綜合服務中心、酒店、人才公寓、員工公寓、配套商業等,將打造國際化的臨空高端制造工業總部示范區,構建“頭部引領、集群支撐、鏈式互補”的臨空產業生態群。
海底撈-萌海科創農業生態谷項目
作為加快成都東部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項目,海底撈-萌海科創農業生態谷(一期)已進入建設“沖刺階段”。
目前,項目一期企業歷史及文化展覽中心、配套用房建設預計8月完成全部施工,10月試運營。同時,二期的7號酒店正在進行主體施工,整個項目將于2028年全面建成。

海底撈-萌海科創農業生態谷項目位于成都東部新區高明鎮白金山水庫片區,緊鄰龍泉山旅游環山大道和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公路,總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規劃建設海底撈企業歷史及文化展覽中心、新技術展覽中心、會議中心、員工培訓中心、圖書館、酒店及商業配套。項目將重點結合海底撈在食品產業鏈中積累的經驗,聚焦與綠色農業相關的科技、創新研發以及生態體驗,帶動產業上下游聯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來源:成都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