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陳碧紅
日前,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出臺《39個欠發達縣域產業精準幫扶七條措施》(以下簡稱“七條措施”),加大對欠發達縣域產業的精準幫扶力度,通過高效嫁接優勢資源,合理匹配產業項目,持續增強欠發達縣域的造血功能。
抓關鍵
產業幫扶瞄準“三個突出”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抓發展、抓幫扶的關鍵在于抓產業。”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七條措施緊緊抓住“產業精準幫扶”這一托底性幫扶工作的關鍵,持續增強欠發達縣域的造血功能,著力突出“產業幫扶”的重點方向、“專業精準”的幫扶原則、“整體聯動”的幫扶機制,在精準切入特色產業、精準倒入產業項目、精準引入投資場景、精準嵌入新興業態、精準匯入幫扶力量、精準融入社會資源、精準植入投資推廣等七方面重點發力。
其中,精準切入特色產業方面,主要立足欠發達縣域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針對性精心策劃包裝對外招商項目,編制發布投資合作項目清單,推介縣域發展機遇,加快釋放欠發達地區投資潛力。精準導入產業項目方面,主要通過幫助欠發達縣域引進匹配度高、根植性強、帶動力大、經濟效益好的優質項目,做長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構建產業生態等。精準融入社會資源方面,主要采取匯聚幫扶力量,推動企地攜手同促共興,鼓勵和引導有實力的商(協)會、校友會或機構與欠發達縣域結對,推動精準對接洽談,支持會員企業布局項目、拓展市場,推進特色優勢資源開發等,實現相互成就、共同發展。
“七條措施全部圍繞產業的導入和引育來展開,將通過2—3年努力,幫助支持39個欠發達縣域發揮資源優勢,引育一批特色優勢產業,夯實‘托底’的基礎、做強共富的支撐。”上述相關負責人說。
抓實效
招商引資“活”起來
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省市(州)縣三級經合系統以及各駐外辦事處、相關商會等全員行動,對受扶地實行結對幫扶,持續在重大項目招引、平臺搭建等方面精準發力,幫助重點地區開展招商,促成一批產業合作成果。今年9月至11月中旬,全省經合系統已相繼舉辦縣域投資對接活動16場次、簽約合作項目29個,一系列幫扶舉措及平臺搭建等正如火如荼進行。
省經濟合作局調研發現,涼山州美姑縣在水果產業領域呈現多點散發、規模偏小、市場定位不清晰、產品銷路不穩定等問題。借鑒“雷波臍橙”“會理石榴”等涼山特色水果成功經驗,省經濟合作局幫助美姑縣引入貴果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種植中國科學院研發新品種紅梨,打造紅梨核心基地,同時結合企業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拓展新賽道、開辟新產業。
在樂山馬邊縣,省經濟合作局組織編制茶產業、磷產業“兩圖一目錄”,同時加強與行業龍頭、專精特新企業戰略合作,幫助引進匹配度高、根植性強、帶動力大、經濟效益好的優質項目等,持續把馬邊縣農業做精、工業做強、文旅做優。
巴中則創新推動“五聯”招商,聯合幫扶地結對招商、聯合在川央企和地方國企招商、聯合商(協)會招商、聯合校友會(戰友會)招商、聯合“東西部協作”招商等,推動4個欠發達縣域外抓招引取得突破性成效。過去一個多月,簽訂產業投資項目6個,達成合作意向項目30多個。
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明年將通過為39個欠發達縣域量身定制產業精準幫扶工作任務清單、包裝產業項目和舉行縣域產業振興投資推介會等方式,搭建對外投資合作平臺,針對性招引重點產業項目,不斷提升欠發達縣域的開放合作水平,切實壯大產業規模、做長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層次、完善產業生態,讓產業幫扶更加精準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