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七月公布的第81屆雨果獎入圍名單里,天爵、河流等幻迷入圍“最佳粉絲作者”,《中文科幻學術速遞》《旅行星球》《零重力報》等粉絲刊物入圍“最佳粉絲雜志”。

  在科幻領域內,科幻粉絲早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僅憑借著“為愛發電”,對科幻事業做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

  拿入圍的科幻粉絲天爵參與創建的中文科幻數據庫(CSFDB,Chinese Science Fiction Database)舉例,如今,該數據庫已收入科幻人物 20191人,作品 43816篇/部,圖書16079冊,實體/虛擬報刊及網絡發表平臺677個,各類科幻組織1200家,國內外重要科幻獎項57項,建立了華語世界規模最大,考據最深入的科幻知識圖譜。

  很難想象這樣龐雜的工作幾乎全部由粉絲群體完成,他們因為熱愛走到一起,花費大量的精力,只為編織一場關于科幻的夢。

  科幻粉絲的觀影會 圖據成都世界科幻大會公眾號

  

  在中文科幻數據庫的介紹頁上,透露出天爵等一眾幻迷們的“科幻野心”:

  “我們將向公眾提供多角度的信息檢索服務、數據可視化服務與分析業務。在不遠的未來,你想知道的有關科幻的一切,都將從這里開始。”

  2019年,天爵等人開始搭建中文科幻數據庫,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們一群人常常工作到凌晨2、3點才沉沉睡去。在他們的努力下,這座中文科幻數據庫宛如科幻界的百科全書,不僅可以查閱到最新出版物的新信息,還有一些例如晚清民國時期的科幻專題,甚至為科幻信息的主題詞條,例如賽博朋克、蒸汽朋克等等,提供了中英文對照,以及作為主題標簽和作品關聯起來的專題目錄。

  中文科幻數據庫里的分類關鍵詞

  用天爵的話來說,在國內,但凡有人想深入了解一下科幻的內容,都繞不開他們的網站。

  比如說,作為舶來品的科幻文學,“翻譯作品”在國內科幻出版領域占據著較大比重。但由于翻譯原因,國內許多譯文科幻作品的譯名五花八門,甚至夾雜著一些翻譯錯誤,這導致國內讀者在了解世界科幻作品時出現了很多障礙。

  對此,中文科幻數據庫的團隊成員,以及許多其他愛好者(如科幻粉絲團隊“久隆計劃”和克蘭西貝爾等豆瓣網友)進行了大量科幻譯文原文的考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幻迷們在信息檢索和研究方面的障礙。

  他們依托數據庫的知識圖譜,把眾多譯名歸結到同一個作品中,以便于在數據庫中清晰地查閱同一位科幻作家的作品在國際上的流動情況。比如,根據近年的考據工作,研究者發現,在民國時期,中國就翻譯過坎貝爾、根斯巴克這些美國著名科幻編輯手上的小說,這代表著當時就很有可能存在著與科幻有關的間接的國際交流活動。當他們更進一步考察小說的引進路徑時,發現法國作家凡爾納的小說《月界旅行》(也譯作《從地球到月球》),實際上是先從法文翻譯成日文,再從日文翻譯成中文引入國內的(這個轉譯就是由魯迅做的),“那就代表著當時科幻的國際交流活動就會更復雜一些,讓我們對當時的國際關系也會有不一樣的了解。”

  2019年都柏林世界科幻大會上,天爵(左)跟愛爾蘭科幻學者杰克·芬內爾(右)的合影 圖據受訪者

  有趣的是,這個在科幻文學領域具有極高研究價值的粉絲網站,其運維方式,遵循的卻是維基百科的“眾包”模式——除網站的運營和迭代開發由天爵自己負責外,站內信息均由愿意幫忙的幻迷來填充,有的是提供資料,有的是幫著勘誤,有的是幫忙翻譯,有的從事錄入工作,還有的幫忙寫點東西……

  在他們的網站上,有一份“貢獻者名單”,天爵說,十分感謝各路幫過忙的朋友,這份名單目前仍然還在補充。

  “貢獻者名單” 圖據中文科幻數據庫截圖

  

  高校科幻社團,是科幻讀者中的主力軍。在中文科幻數據庫之前,天爵等人還制作過一個以“國內科幻資料站”為目標的科幻維基百科。雖然因種種原因以失敗告終,但終歸還是遺留下了一些“科幻財富”,比如其中的科幻社團資料不僅幫助一些高校社團梳理了自己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其他科幻粉絲的工作提供了幫助。

  同樣入圍本次雨果獎最佳粉絲作者的河流,也在科幻社團的信息梳理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關于河流,網上有幻迷這樣評價,“以耐心、細致整理高??苹蒙鐖F史料而揚名,雖年少卻已歷經磨難”。

  河流曾說,談到與科幻的情結,自己一般會回答是因為疾病的緣故才開始整理科幻資料。

  河流的身體確實不好。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鼻炎、銀屑病……零零總總一堆疾病名詞,都聚焦在了他一個人身上。

  但同時,他又是此次入圍本屆雨果獎最佳粉絲雜志的《零重力報》的主編,發起科幻公益項目“科幻維基留存”和“中國高??苹脜f會歷史考古與建檔計劃”,并協助“久隆計劃”網站進行“中國科幻粉絲雜志統計”。

  《零重力報》封面

  據河流《我的個人國際科幻交流史》所述,三年前,他在中國科幻學者三豐的幫助下開始接觸科幻圈,參與到中文科幻數據庫的早期籌備工作,也參加了一些公益科幻活動,逐步進行了中國粉絲科幻雜志的歷史考證。次年,河流開始做中國高??苹蒙鐖F的歷史考證,那年年末,他與全國80余所高校的科幻社團建立了聯系,他找到當時所有的時任社長,收集了100多張簽名,制作了一張《中國高??苹脜f會全家?!返膱D片。

  《中國高??苹脜f會全家?!?圖據受訪者

  正是因為這張圖片,河流也踏出了對外交流的第一步——2022年1月2日,他在網絡上搜索到了20多個英美高校的科幻協會郵箱,以“中國高校科幻聯盟”的名義,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發出一封封英文問訊郵件。河流寫道:“過去很少有中國科幻迷主動聯系外國科幻從業者,以至于在一段時間內給我造成了一種假象,即對外交流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真正親自上手去做之前,我始終對那些在國際上宣傳中國科幻的從業者們持有深深的敬意,在親身體會過后更感不易。 ”

  雖然只是對接外國高校社團,但這一段經歷,為河流日后面向世界的交流活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并自此打開了通往國際科幻界交流的大門。

  從2022年4月起,河流開始與外國科幻作家通過郵件進行聯絡、采訪,好幾篇稿件刊登在科幻行業期刊《世界科幻動態》上;今年4月~7月期間,河流發起了“高??苹蒙鐖F參觀調研計劃”,去往16個省份的省會城市、共計63所高校里,了解科幻社團的情況,見到了近300個科幻迷,積累了20000字的初始文字和2000張照片。

  河流手寫的明信片 圖據受訪者

  在河流主編的《零重力報》里,“國外科幻文化翻譯特輯”也在推進。該專題翻譯收錄了50多個國家、總計84篇科幻歷史及文化介紹文章,收到了30個國家的科幻組織及個人發來的問候語和祝福。該特輯預計在9月發布,并于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上亮相。

  

  河流撰寫和主編的高??苹蒙鐖F相關報告,很快吸引了科幻作家魯般的注意(魯般憑借作品《白色懸崖》入圍了本次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在這些報告里,河流提及到很多高校社團因為資金短缺的原因,導致許多科幻活動無法舉辦的情況。于是魯般找到河流,請河流出面聯系各社團,由各個社團提交有關舉辦諸如觀影、制作雜志、論壇、征文比賽、線下聚會等科幻相關活動的資料,在對這些申報資料進行審核后,最終由魯般個人出資,為十二個科幻社團報銷了約5000元資金。

  西南交通大學科幻協會會刊《深空》封面 圖據成都世界科幻大會公眾號

  其實更多的時候,科幻粉絲群體組織活動,會選擇依靠相互之間的贊助。比如“零重力科幻”每個月舉辦征文活動,從一等獎到三等獎分別是200元、100元、50元,由一位科幻迷自發捐助,每個月舉辦一次,從2017年2月開始一直延續至今。

  就像是學者鄭文光把科幻的Fandom翻譯成“科幻迷之家”,而非常見的“迷群”“粉都”,“科幻迷”的身份,為更多仰望星空讀者們,建立了遠超地緣關系卻又無比親切身份認同,吸引著他們向科幻領域里燃燒點點星火。

  從1980年中國第一個科幻粉絲組織——上海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科幻俱樂部成立以來,科幻粉絲一直在為中國科幻文學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上海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科幻俱樂部的成員們曾致力于為中國讀者介紹、整理、注釋英美科幻小說,翻譯了二十余篇國外科幻作家的作品;

  三豐等人的“久隆計劃”(名字來源于科幻收藏家徐久?。瑢苹脷v史出版物進行收藏、整理和電子化存檔;

  科幻迷鐘天心,從2016年6月9日開始收集各種科幻比賽的活動信息,不僅為中國科幻創作者整理投稿信息,也做了很多資料存檔工作;

  還有在科幻作品評論上,科幻迷們專業又嚴苛,會針對每年最差的中文科幻作品進行評選,但對優秀的科幻作品,他們的夸贊與鼓勵又毫不吝嗇,據河流統計,每年舉辦科幻小說比賽的科幻粉絲團體就有大概有50多個……

  在即將舉辦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上,許多科幻粉絲將會帶著他們的科幻作品參展,以及舉辦科幻對談活動。這一場以幻迷為主的盛會,也將因為他們產生更多的期待與可能。

  紅星新聞記者 毛渝川 蔣慶 編輯 喬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