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紅霞

  3月13日,成都市召開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外界關注的“天府藍網”概念規劃首次面向社會公開。記者了解到,成都市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謀劃天府藍網規劃建設,今年將建成100公里。

  根據規劃,到2025年,成都將建設完成1000公里天府藍網,初步形成全域藍網骨架體系,打造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精品藍網發展帶。到2035年,建設形成“三江潤城、百河為脈、千渠入院、萬里織網”的天府藍網,呈現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城市盛景。

  天府藍網,是一個價值體系

  成都定義的“天府藍網”,是以河湖水系為基礎、岸線綠地為關鍵、濱水空間為核心,統籌推動自然生態保護、人居環境改善、多元業態融合,水岸城一體化打造,彰顯文化底蘊、營造生活場景、引領城市發展的價值體系。

  承擔天府藍網規建任務的成都市水務局多次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學習先進經驗,借鑒美國圣安東尼奧河、日本紫川河、新加坡河等優秀案例,邀請美國Sasaki、荷蘭KCAP、上海同濟院等國內外知名機構共同組建工作專班,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謀劃天府藍網規劃建設。同時,在城鄉不同區域對天府藍網進行初步探索與實踐。

  成都明確策略,以天府藍網優化公園城市建設空間。堅持“蓉水”“融岸”“榮城”三位一體核心策略。

  “蓉水”,見水即成都。在藍線范圍打造水潤天府的生態基脈,強化天府藍網成都特質,呈現水潤天府的自然美。

  “融岸”,近水即活力。在綠線范圍打造藍綠一體的活力動脈,構建承載“成都人生活”的柔性公共服務網絡,呈現共享宜居宜游品質的生活圖景。

  “榮城”,濱水即價值。在濱水空間范圍打造價值彰顯的發展興脈,實現治水成效、水岸品質與城市功能良性互動,呈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城市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