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1月3日電(郭瑩)成都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近期召開,會上提出成都將“建立完善協調發展制度體系,全面提升城市引領力輻射力帶動力”。

  在今天召開的解讀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成都市發改委副主任向進對這一政策進行解讀。向進介紹,今后,成都將積極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高質量推進東部新區建設,做強成渝相向發展重要支撐,堅持“精筑城、廣聚人、強功能、興產業”,以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建設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現代化新城。培育建設成都都市圈,做強成渝相向發展四川一側極核。

  加快成德眉資同城化進程,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成都都市圈,依托東部新區、成都天府新區和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加快建設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帶、成眉高新技術產業帶、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打造同城化發展先行示范區。推動“五區”協同發展,做強成渝相向發展腹地。持續開展“企業市(州)行”活動,深入落實與省內20個市(州)政府間全面合作協議及專項合作協議,推進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推進五大經濟區協同化發展。

  深化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區域戰略互動合作。全面落實與南寧、貴陽、桂林、欽州、防城港等合作協議,推進川桂國際產能合作產業園建設,推動與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地區交流合作。

  推進主體功能區差異化發展,做強成都“主干”。在推動“東進”的同時,“南拓”積極打造經濟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經濟開放高地,以“雙核四帶”(雙核: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科學城,四帶:智慧制造帶、開放合作帶、總部經濟帶、綠色發展帶)為引領聯動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西控”以綠色協調發展為主題,創新生態價值轉化新模式,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北改”以開放為主題,加快創建城市有機更新示范區,建設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建設開放型經濟融合發展的大港區和服務“一帶一路”的裝備制造基地。“中優”以共享為主題,提升城市宜居宜業品質,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五個城市區域共同形成功能協調、互補共促的網絡化功能布局,提升國家中心城市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