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揚帆勁,奮楫篤行啟新航。3月29日,達州市科普作家協會2024年度總結暨2025年工作會召開,系統總結了2024年在科普創作、基層服務、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繪就2025年發展新藍圖。

聚焦人才梯隊建設 注入發展新動能
協會堅持“傳幫帶”與“年輕化”并舉的人才戰略,2024年實現會員結構質的飛躍。全年新增市級會員53名,15人晉級省級協會,1人入選國家級協會。值得關注的是,中青年會員占比突破90%,形成以80后、90后為主力的創作方陣。名譽主席彭萬洲等老一輩科普作家持續發揮引領作用,青年作家于蛟等新生代屢獲國家級獎項,呈現薪火相傳的生動局面。
創新科普服務模式 構建全域傳播網絡
協會構建“三位一體”科普服務體系,全年開展線上線下活動13場,覆蓋受眾逾萬人次。在基層治理端,協會副主席黃北平創新開展口腔科普講座;在校園科普端,科幻作家陸楊的“文學進校園”激發青少年科學想象力;在數字傳播端,馮靖雄運用云平臺開展婦幼科普,實現科普服務半徑幾何級增長。特別是《齒生有緣》新書研討會,吸引川渝兩地60余位專家學者深度研討,形成跨區域科普創作協同效應。
精品創作成果豐碩 彰顯時代精神內核
2024年成為協會創作“井噴年”,會員產出呈現三大亮點:創作體裁多元融合,劉秀品與黃北平將醫學知識融入非虛構文學,王國忠的《未來城》實現科幻與鄉土文學創新嫁接;傳播渠道多維突破,彭萬洲繪本登陸少兒讀物市場,黃北平和劉秀品聯手創作的長篇非虛構科普文學作品《齒生有緣》在《北京晚報》連載;社會價值顯著提升,15部出版著作中,既有鄧澤章《達縣往事·虎南革命活動紀事》這樣的紅色科普,也有何武《行吟竹韻》等生態文明主題作品,構建起立體化科普創作矩陣。
構建長效發展機制 打造川渝科普高地
面對2025年,協會確立“五個繼續抓好”發展路徑:繼續抓好會員發展,培養一批中青年優秀骨干會員,做好協會老中青科普文藝工作的傳承與發揚;繼續抓好會員科普文藝作品創作力度,用作品說話;繼續開展好“送科普進基層”“創作采風”等活動;編輯出版好2025《科學星空》雜志;繼續抓好2025協會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工作。
達州市科普作家協會主席舒官文在總結講話中表示,市科普作協將再接再厲,緊扣時代脈搏、堅守人民立場、堅持守正創新,用情用力講好達州故事,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科普作品,為重塑協會榮光,續寫科普華章,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達州新篇章貢獻更多科普作協力量!
(尹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