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跟著詩詞游達州

    2024年11月29日 11:27 新浪四川城事 

      達州歷史悠久,5300余年考古史,2300余年建制史,不少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詩篇,漫步達州的山水,畫卷之中,詩詞宛若一曲悠揚的水流,帶領我們一起探尋達州的詩與遠方……

    ▲羅家壩遺址博物館▲羅家壩遺址博物館
    ▲羅家壩遺址博物館館內藏品▲羅家壩遺址博物館館內藏品

      5000多年前巴人便在這片土地耕耘,孕育了燦爛的巴文化。羅家壩遺址博物館,是全國首個巴文化專題博物館,擁有豐富的藏品和出土文物,生動展現了古代巴人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以及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互動。

    ▲“元九”登高節▲“元九”登高節
    ▲“元九”登高節群眾活動▲“元九”登高節群眾活動

      相傳,公元815年,唐代詩人元稹任通州(今達州)司馬,他勵精圖治,勸課農桑,清正廉潔,政績斐然。公元818年正月初九,元稹離任,民眾依依不舍登山送別,從此達州留下了“元九”登高的傳統習俗。2009年,“元九”登高節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同年,被評為“四川十大地方名節”。

    ▲渠江▲渠江
    ▲ 州河、巴河匯入渠江 圖源@渠縣文旅▲ 州河、巴河匯入渠江 圖源@渠縣文旅

      在渠江之濱,元稹以詩為筆,勾勒出渠江碧波輕漾、峽谷綿延的如畫景致。達州,這顆鑲嵌于大巴山心臟地帶的璀璨明珠,被渠江、州河與巴河這三條蜿蜒的碧水玉帶溫柔環抱,共同織就了一幅巴山渠水既壯闊又靈秀的絕美畫卷,盡顯其獨特的風情與韻味。

    ▲土家竹枝歌舞 圖源@達州發布▲土家竹枝歌舞 圖源@達州發布
    ▲土家竹枝歌舞 圖源@宣漢發布▲土家竹枝歌舞 圖源@宣漢發布

      竹枝詞這一起源于達州的民歌形式,更是以其獨特的魅力和韻味,成為了達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吹著短笛,擊鼓打著節拍,一邊歌唱一邊跳舞,共同演繹著這片土地上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

    ▲巴山大峽谷▲巴山大峽谷

      大巴山雄偉挺拔、險峻奇絕,四季更迭,各展風華。春日繁花似錦,夏時涼爽宜人,秋來彩林絢爛,冬至白雪皚皚。羈旅達州的李商隱遇見大巴山的秋雨,在巴山朦朧的夜色中,流傳千古的詩意篇章就此誕生,讓后人得以在字里行間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巴山之美。

     ▲花萼山 ▲花萼山

      花萼山是我國石灰巖山地中層狀地貌最典型的地區之一,被譽為大巴山“生物基因庫”,山中的異草佳木,尤其以“花似燈籠葉似韭”的萼山尖貝母而聞名,有“川貝甲天下,萼貝冠全川”之說。2007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3年被列為國家自然遺產地。

    ▲中國紅色第一聯▲中國紅色第一聯

      這一副對聯來自達州市通川區梓桐鎮,被譽為“中國紅色第一聯”。達州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數達州兒女為中國革命做出的重大犧牲和卓越貢獻。走進神劍園、達州紅軍文化陳列館、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觸摸一個個紅色名字,銘記初心。

    ▲神劍園▲神劍園
    ▲達州紅軍文化陳列館▲達州紅軍文化陳列館
    ▲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

      來源:文旅達州編輯部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