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動脈入川東:大竹41公里高鐵的“破壁”之路
日前,四川省大竹縣清水鎮華鎣山隧道深處,機械轟鳴聲與鑿巖機的清脆撞擊聲交織成曲。隧道掌子面上,中鐵十五局施工人員正操作三臂鑿巖臺車精準鉆孔,LED照明燈將巖壁映得雪亮。這條全長12.15公里的特長隧道,是西渝高鐵康渝段的關鍵控制性工程,也是大竹縣跨越900多個日夜追逐鐵路夢的縮影。

從2022年12月2日開工動員會上鐵鍬鏟起的第一抔土,到如今全線43座橋梁、3.5座隧道全面鋪開,大竹段41公里的鋼鐵動脈正循著時光的刻度,向著重慶、達州方向鏗鏘延伸。這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不僅將結束大竹縣不通鐵路的歷史,更將重構川東北渝東北的時空格局。
民心所盼:十年接力終圓夢
在大竹縣檔案館的民生訴求庫中,2015至2022年間的四百二十七封群眾來信串聯起對高鐵的渴望。石河鎮村民王華民用顫抖的字跡寫道:“母親每周去重慶透析,凌晨五點就要到汽車站摸黑排隊,來回6、7個小時顛簸人都虛脫了。”
轉機始于2021年的線路規劃關鍵期。大竹縣成立專項工作組,主要領導多次赴設計單位協調,提交的交通分析報告以詳實數據論證設站價值,基于人口分布圖闡明群眾出行需求,最終推動西渝高鐵線路優化調整。2022年1月7日,西渝高鐵過境大竹(并設站)可研獲國家發改委批復,標志著大竹縣直接進入高鐵時代,結束百年不通鐵路的歷史。
當勘測隊將紅色界樁釘入石河鎮的土地,六十三歲的村民李福華撫著界樁淚流滿面:“這輩子終于等到鐵軌進山!”

征拆攻堅:創造竹鄉速度
據了解,西渝高鐵(大竹段)途經石河、清河、楊家、白塔、竹陽、清水6個鄉鎮(街道),紅線內共涉及房屋693戶13萬㎡,征地2228.493畝,臨時用地3240.13畝,拆遷量居全市之首。
為保證征拆工作更科學、更陽光、更公正,縣房屋征收中心亮出創新組合拳:采取內部交叉檢查和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工作,推出“一參與二比較三會審”工作機制。石河鎮工作人員何鑫回憶:“我們組建‘黨員先鋒隊’,挨家挨戶講政策,幫助村民找過渡房、聯系搬家公司。”拆遷戶老楊主動騰退祖宅:“修高鐵是造福子孫的大事,我們全力支持!”
在大竹縣西渝高鐵指揮部的辦公室墻上,一張巨型《征拆進度圖》貼滿磁釘:紅色磁釘代表未簽約戶,綠色磁釘標注已拆除房屋。西渝高鐵(大竹段)項目共16個先行開工點,其中華鎣山隧道、埡口隧道是重中之重。
為保障項目建設及時推進,大竹縣堅持以人為本,采取“政策引導、宣傳倡導、親友勸導、干部疏導”的措施,發揮“5+2、白加黑”的工作精神,組織廣大群眾全過程參與,直接與施工單位、設計人員面對面交流,形成共識。最終一個季度完成先行用地房屋征拆201戶3.16萬㎡,半年完成非規劃區房屋拆遷351戶5.65萬㎡,一年基本完成全線房屋征拆693戶13.3萬㎡。

路地同心:探索合作共贏新模式
走進石河鎮海螺水泥廠生產車間,設備正在全速運轉,滿負荷生產,確保水泥訂單按時交付西渝高鐵建設使用。截至目前,大竹縣境內的海螺、利森兩個水泥廠已為高鐵建設提供優質水泥400萬噸,已簽供貨協議500萬噸,川東電纜廠簽訂供貨協議8000萬元,租用設備320臺,預計建設期可為縣城經濟提供收入50億元。
大竹縣西渝高鐵指揮部有關負責人鄧傳明說,“為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指揮部先后組織召開協調會80次,協調解決問題570余個,及時處理信訪案件768件,解決堵工70起。“大竹縣地方政府的服務非常到位,我們的工程進度在西渝高鐵全線領先,本標段先后多次作為全線示范點參觀學習。”中鐵三局康渝八標項目工作人員董彤彤告訴記者。
更具開創性的是高鐵工程廉政共建機制。大竹縣紀委監委與兩家施工單位簽訂《重大工程項目廉政共建協議》,將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深度嵌入工程管理,通過資源“共享”、文化“共創”、線索“共商”、審查調查協作、防線“共筑”、服務保障等六大方面,構建廉政風險聯防聯控監督機制,確保聯動監督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站城融合:撬動北進戰略的支點
高鐵建設不僅改變了大竹的交通格局,更催生了發展新動能。2024年10月8日,總投資23.1億元的大竹站配套基礎設施項目開工,涵蓋站前廣場、高鐵大道、西渝高鐵連接線一段等工程。項目建成后,將推動大竹暢聯高鐵高速、暢通金埡機場、暢達成渝“雙圈”,成為助推大竹縣城北向發展,與達州“南拓”相向而行的城市“門戶區”和“會客廳”,為大竹建設中等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隨著交通愈發便利,大竹縣依托融入成渝、深耕“配角經濟”的戰略定位,發揮承接重慶地區產業轉移、促進渝北達州合作的“橋頭堡”作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落戶大竹,一批新的特色產業正加速崛起。

群眾心聲:被鋼軌縮短的人生半徑
大竹中學高三學生李杰在物理課本扉頁繪制《高鐵通勤圖》:“未來在西安讀大學,周五坐G字頭回家,兩個小時左右就能喝到媽媽煨的雞湯。”
在石河鎮千畝香椿基地,農戶趙青松正在和家人一起培育香椿苗,他曾因運輸滯后虧損慘重:“以前賣菜靠運氣,以后拼的是鮮度!高鐵通了我要擴大香椿種植面積!”
在大竹工作定居的重慶籍青年沈懷良在規劃:“未來工作生活在大竹,想吃重慶火鍋了,下班后搭乘高鐵去重慶,吃完就能搭高鐵回大竹,方便又舒適。”
大竹市民李勇因為身患重病,需要定期去重慶西南醫院檢查身體,來回奔波令他疲憊不堪。如今他每天在手機上刷高鐵進度報道:“高鐵修好那天,我要第一個買票‘試乘’!”
展望未來:山河為證,長龍點睛
暮色中的高棚嶺大橋工地,29米高的墩柱在夕陽下如金色森林。遠處華鎣山隧道傳來的爆破悶響,與架橋機的液壓轟鳴在山谷間交響。
大竹縣西渝高鐵指揮部的電子屏滾動著最新數據:兩個標段累計完成產值28.3億元,聘用本地農民工475人,路基橋墩已基本完成,架梁441孔......當2028年的列車駛入竹林環抱的月臺,這些嵌在巴山褶皺里的日夜攻堅,終將化為站臺上那句穿透時空的宣告——
“親愛的旅客,大竹站到了!”(陳陣鋒)
猜你喜歡
- 達川區渡市鎮鐵山南中心學校:捷報傳喜訊 碩果慰耕耘
- 評論() | 分享07月01號 12:42
- 秦巴論骨聚英才 前沿技術惠民生
- 評論() | 分享07月01號 12:35
- 熱血七月 燃動川東 | 7月3日,首屆U18曲棍球亞洲杯達州開賽
- 評論() | 分享07月01號 11:51
- 四川宣漢籃球隊喜獲首屆“川·浙東西部協作杯”籃球聯賽第八名
- 評論() | 分享07月01號 10:46
- 宣漢農業農村局:隆重舉行慶祝建黨104周年演講比賽活動
- 評論() | 分享07月01號 10:45
- 曲棍球盛宴燃動達州 文旅融合解鎖舌尖密碼
- 評論() | 分享07月01號 10:42
- 四川渠縣:生態賦能黃花產業 品質與效益雙提升
- 評論() | 分享07月01號 10:32
- 雨中逆行 筑牢防汛安全網
- 評論() | 分享07月01號 10:28
- 達州市信訪工作法治化業務提升培訓會在楓橋學院成功舉辦
- 評論() | 分享07月01號 10:26
- 達州公安 | 多舉措守護老人安全 暖心救援彰顯為民本色
- 評論() | 分享06月30號 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