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茶香裊裊富山鄉

    2025年04月01日 11:22 新浪四川城事 

      “開茶咯!”3月19日晨曦微露,石鐵鄉大堰壩茶園的薄霧中,二十多名采茶工指尖翻飛,搶收今春第一捧“黃金葉”。作為川東北高山生態鋅硒茶核心產區,宣漢縣5.53萬畝生態茶園全面進入采摘期,青翠的茶壟間穿梭著腰系竹簍的采茶人,空氣中彌漫著嫩芽特有的清香。

      宣漢縣是全省30個茶產業優勢縣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規劃的川東北富硒茶基地縣,多年來,宣漢縣堅持“一帶三組團”思路,以北部山區生態鋅硒茶示范帶為核心,集中連片發展優質綠茶主產、高端白茶輔產、良種紅茶補產3大組團功能區,強勢推進茶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截止2024年底,全縣苔地茶園面積達5.53萬畝,森林茶園約4萬畝,產量達到0.56萬噸,干毛茶產值達5.01億元,名優茶產值6.3億元,綜合產值達12.0億元以上。

      黨員示范 “農人”變“能人”

      “大家看一下,雙手采茶,我們需要按照一芽一葉的采摘標準,才能保證茶葉的品質和質量……”茶壟間,宣漢縣茶葉果樹技術推廣站農藝師王廷文正在給茶農們講解春茶采摘要點。隨后,茶農們便挎著竹簍,在翠綠的茶園間穿行,手指上下翻動將一片片嫩芽落入簍中。

      多年來,宣漢縣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課堂和培訓搬到田間地頭和茶園,將群眾培育成敢干、會種、懂銷的“三能”新茶農。

      “以前我們采茶不標準,每斤鮮葉只賣得到七十多元,遠遠低于市場價。經過王老師的培訓,我們采的明前茶品相越來越標準,價格也越賣越高了。”天生鎮油石村村民尹文秀說道。

      據了解,為解決種茶制茶技術短板,宣漢縣茶果站多次邀請省、市農業技術專家蹲點開展茶葉采收培訓和茶葉加工技術指導,培訓茶農2000余人,茶農每年增收2000元。

      茶糧套種 “荒山”變“寶地”

      春分將至,宣漢縣石鐵鄉的千畝茶園里,茶樹吐露新綠,采摘后的茶樹隨風輕擺。村民何春國正忙著在茶樹間翻整土地:“茶葉收完種玉米,一畝地能掙兩份錢,這法子靈!”這片“茶糧共生”的土地,正是宣漢縣探索山區農業增效的新實踐。

      在茶園套種玉米,是宣漢破解耕地保護與產業增收矛盾的創新舉措。宣漢縣石鐵鄉鄉長劉順華介紹,“茶園行距較寬,套種玉米既能抑制雜草生長,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每畝茶園可增收玉米800斤,全鄉年增產40萬斤,增收超50萬元”。

      “套種作物還能反哺茶樹生長。”宣漢茶果站農藝師王廷文指著茶壟解釋,玉米秸稈粉碎還田后,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了茶園的生態平衡,提高了茶樹鮮葉品質,同時減少了茶園病蟲害。目前,這種“以茶養糧、以糧促茶”的套種模式,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了一倍,已在全縣北部產茶鄉鎮全面推廣,覆蓋茶園4萬余畝。

      茶園升級 “一季”變“三季”

      在漆樹土家族鄉長城社區,四川云錦茶葉有限公司按照“春茶不減產、多采兩季茶、生產可持續”的思路,以公司+農戶+專合社模式,引導農戶將以前的老茶園變廢為寶,茶園的綜合利用率從最初的3%提高到60%,實現了企業增產、茶農增收的雙贏局面,從而全面提高了綜合效益。

      “現在,公司引進夏秋茶生產線,增添了夏秋茶加工設備,延長了茶產業鏈,壯大了茶葉產業,縣茶果站派專家到我鄉為茶農常年開展技術服務,實現了只采春茶一季到春、夏、秋采三季的轉變,給廣大茶農多帶來‘夏、秋’兩季茶,增加了茶農收入!”四川云錦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梁秀洪笑著說。

      多年來,宣漢縣通過樹冠改造、強化肥培等綜合技術措施,對5000畝茶園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使茶樹更加茁壯成長。同時,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完善了茶園支路建設,實現了茶園主道與支道、作業道、步行道、運輸軌道的互聯互通,極大地改善了茶園的生產條件。為了保障茶葉的綠色安全,茶園里還安裝了誘蟲燈、數字化標準色板等病蟲害防治設備,為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品牌培育 “茶葉”變“產業”

      在宣漢縣石鐵鄉在當春茶廠,還未進門,記者就聞到了陣陣茶香,只見生產車間內機器聲轟鳴,殺青、揉捻、晾曬……工人們鉚足干勁,開足馬力加緊生產春茶。

      “宣漢茶葉品質優良,口感好,目前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當春茶廠負責人趙飛說道,“‘當春’品牌創建于上世紀80年代,今年預計產茶五萬斤,產值預計兩千多萬元。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收購夏秋茶,充分發揮當地茶園資源,有效提升了茶葉‘附加值’。”

      多年來,宣漢縣按照“規模化、清潔化、連續化、生態化”的要求,著力扶持建設茶葉集中優勢產區的標準化茶廠,提升茶葉質量安全、加工水平和生產能力。

      “目前,宣漢縣現有茶葉加工企業24家,市級龍頭企業3家,地標產品‘漆碑茶’。‘宣漢綠茶’已被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收集登錄,‘宣漢茶葉’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創工作尾聲將至,屆時,宣漢茶產業將做大做強。”宣漢縣茶果站站長王運佳說。

      (來源:宣漢縣委宣傳部 張平 孫偉 王小剛)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