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健康科普】您了解手術中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嗎?

    2025年03月12日 11:54 新浪四川城事 

      提到手術成功的關鍵,大多數人想到的是主刀醫生的技術、麻醉風險或術后護理,患者及家屬非常容易忽略血糖水平控制情況。它看似不起眼,卻直接影響手術成功率和患者康復速度。今天我們就來揭秘這條“隱形線”的奧秘。

      一、血糖失控:暗藏的手術危機

      血糖就像人體能量的“調節閥”,手術前后若失控,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高血糖:血糖過高(如>10.0 mmol/L)會削弱免疫力,增加感染風險;延緩傷口愈合,甚至導致血管堵塞,威脅心腦健康。

      低血糖:血糖過低(<3.9 mmol/L)會引發頭暈、昏迷、抽搐,嚴重時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尤其對老年患者危害更大。

      專家共識指出:無論是否患有糖尿病,圍手術期(術前1-3天至術后康復)的血糖管理都至關重要!

      二、手術全程的“血糖警戒線”

      1。 術前:打好身體基礎戰

      血糖目標:空腹血糖建議控制在 5.6-10.0 mmol/L(根據患者情況調整)。

      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需提前調整降糖方案,必要時遵醫囑改用胰島素治療。

      禁食期間:長時間禁食可能引發低血糖,需遵醫囑監測并補充能量。

      (小貼士:術前務必如實告知醫生糖尿病史、用藥情況,別因“怕麻煩”隱瞞)

      2。 術中:麻醉下的無聲博弈

      麻醉和手術創傷會刺激身體釋放應激激素,導致血糖飆升。此時需每1-2小時監測血糖,保持術中血糖在 6-10.0 mmol/L。 麻醉團隊通過靜脈輸注胰島素精準調控,避免劇烈波動。

      3。 術后:康復期的隱形保衛戰

      黃金24小時:術后感染風險最高,需每2-4小時測一次血糖。

      飲食過渡期:從流食逐步恢復正常飲食時,注意分餐、控糖,避免血糖“過山車”。

      警惕低血糖:術后食欲差或輸液治療期間,隨身備糖果應急。

      三、糖尿病患者:需特別關注的“高危群體”

      糖尿病患者因長期血糖異常,術后并發癥風險更高。

      1。術前準備:提前1-2周就診,調整用藥(如停用長效口服藥,改用短效胰島素)。

      2。術后恢復:傷口愈合期密切監測,血糖控制可適當放寬至 7.8-13.9 mmol/L,避免過嚴引發低血糖。

      3。長期管理:術后1個月內定期復查,逐步恢復原有控糖方案。

      四、普通人也要警惕:手術應激的“血糖陷阱”

      即使沒有糖尿病,手術創傷、疼痛、激素變化也可能導致“應激性高血糖”。

      術前篩查:常規檢查血糖,尤其是肥胖、高血壓等代謝異常人群。

      術后監測:若血糖異常升高,及時干預,防止發展為長期糖尿病。

      五、記住這3招,護好“隱形生命線”

      1。勤監測:術前術后按醫囑定時測血糖,別嫌麻煩。

      2。巧飲食:少食多餐,選擇低糖食物(如全麥、綠葉菜)。

      3。多溝通:主動向醫護反饋頭暈、心慌等異常癥狀。

      結語:

      血糖管理是手術成功的“幕后功臣”,它不顯山露水,卻貫穿圍手術期的每個環節。無論患者還是家屬,都要重視這條“隱形生死線”,與醫護團隊緊密配合,為手術安全加上一道“血糖保險鎖”。

      記住:細節是成功密碼,健康需要“分毫必爭”!

      參考文獻:

      陳莉明,陳偉,陳燕燕等。 成人圍手術期血糖監測專家共識[J]。 中國糖尿病雜志,2021,29(2):81-85。

      團體標準:圍手術期血糖監測護理規范。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2024-08-05發布

      劉琳,吳慧群,章玉玲 。 院內??埔惑w化圍術期血糖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4415-4418。

     ?。▉碓矗呵h人民醫院 胡清清)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