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大竹縣以高標準治理助推城鄉“顏值”大提升

    2024年05月23日 11:29 新浪四川城事 

      火紅五月,滿目翠綠。徜徉在大竹縣城,處處涌動著生機與活力;穿行于大街小巷、廣場公園,城市優美別致、街道整潔清新、市場井然有序……一個個令人欣喜的鏡頭,正是今年以來大竹縣委、縣政府集結社會各方力量,在全縣掀起一場城鄉融合環境治理提升行動的真實寫照。

      該縣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主動與相關部門、街道(社區)密切配合,推動城市智慧化、精細化管理,從煌歌廣場、東方家園、十字街、豐收巷及農貿市場等人員多、堵點多的問題著手,治理占道經營1000余處,拆除撐桿搭棚200余個,清掃衛生死角1.2萬余m2,推進市容環境衛生秩序持續改善,竹城市民滿意度大幅提升。

      為城市“潔面” 提升衛生質量

      為確保城區衛生常態化,1000余名環衛工人輪班堅守一線,98輛清運車全天候作業,24小時保障城市潔凈。在日常普掃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作業模式,采取“人機”結合、“機車”組合方式,提高巡回保潔和垃圾清運頻次,日均清運城區生活垃圾420余噸,做到“日產日清”。同時,嚴把臟車入城沖洗點關口,嚴控“拋、冒、滴、漏、撒、揚”的相關車輛,日均沖洗臟車300余輛。

      組織專人、專班常態化巡查檢查,采取清除規范等方式及時清除“牛皮癬”小廣告,清除亂貼亂掛廣告,引導刷新陳舊廣告、內容過期的公益廣告30處,整治違規、低檔、陳舊、掉字、臟污店招1000余處,清理違規條幅、布幔廣告80余處,清除“城市牛皮癬”2500余處。

      下水道、隔離花臺等衛生死角得到治理。組織清理東湖公園排水溝、噴池等衛生死角20余處,每月定期沖洗城區主次干道10余次、花臺邊角和轉彎角處4次,沖洗、消殺垃圾桶、果皮箱1500余個。優化生活垃圾收運模式,商戶門市垃圾由環衛人員定時沿街收運。目前,共調整規范街面垃圾桶290個,規范垃圾桶點位30余處,硬化美化垃圾桶設置點位11處,清理垃圾桶底部油污90余處。

      為城市“塑形” 規范市容秩序

      認真落實“721”工作法,深入開展“執法+聯動”,協調相關部門,整合人員力量,組建違法占道行為治理工作專班,采取聯合執法、延時管理、錯峰作業、定點值守的方式,常態化開展違法占道專項治理。今年以來,有效規范占道經營1000余處、騎門攤點6000余個,取締流動攤點300余個。

      做好“執法+服務”,認真落實《大竹縣城區臨時攤區(點)設置管理辦法(試行)》,科學布局臨時便民攤區,助推小微企業經濟發展。今年新增便民攤區9個,臨時攤點600余個,提供就業崗位600余個,有序規范城區便民攤區,引導便民攤區統一經營設施、規范擺放商品。

      推進“執法+勸導”,全域開展撐桿搭棚治理,圍繞農貿市場周邊重點點位,取締規范撐桿搭棚,對商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法,引導攤販破除陳規陋習,樹好文明新風。今年以來,出動執法人員1500余人次,拆除農貿市場周邊伸縮棚60余處,市容秩序得到有效整治。

      放眼今日的大竹,城市環境整潔,商機無限,陣陣清風撲面而來。在開展城鄉融合環境治理提升行動的同時,市民的環境意識也在潛移默化地提高,城區各條繁華街道的十字路口,車水馬龍,行人如織,井然有序……“美好竹城”正向人們展示出迷人的魅力與風采。(來源:大竹縣委宣傳部)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