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宣漢:羅家壩遺址博物館首批館藏文物定級揭曉,9件一級文物見證巴國春秋
12月11日至13日,按照四川省文物局的統一安排,國家文物出鏡鑒定四川站組織省文物局專家庫專家對宣漢縣羅家壩遺址博物館收藏展出的文物進行了鑒定評估。經過專家組認真細致鑒定評估,共認定文物466件,其中一級文物9件,二級文物26件,三級文物195件,一般文物236件,分別涵蓋新石器時代與東周時期的陶器、青銅器、玉器、石器等。

鑒定出來的9件一級文物分別是嵌錯水陸攻戰紋銅豆、嵌錯狩獵紋銅壺、巴蜀圖語銅印章、蟠螭紋銅簠、銅帶鞘雙劍、蟠螭紋銅罍、巴蜀圖語銅矛、牧彘銅帶鉤及飾件、馭車銅帶鉤及飾件,專家們面對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愛不釋手,贊嘆不已。
出土于羅家壩遺址33號大墓的嵌錯水陸攻戰紋銅豆,直口微斂,下收成子口,弧腹,喇叭形圈足,圈足下端內折。蓋和豆上布滿了用鉛類礦物質錯成的圖案,包括水陸攻戰、宴樂、武舞、狩獵、采桑等。該文物器表紋飾豐富,呈現了古代巴人的重要生產、生活畫面,是目前發現青銅豆中紋飾種類最豐富的一件。出土于羅家壩遺址25號墓的巴蜀圖語銅印章,圓形,橋形鈕,陽文。印面由星、月、山等巴蜀符號構成。該件器物保存完好,是目前發現巴蜀印章中符號圖案最為豐富的一枚。






“非常震撼!我們這次鑒定的羅家壩遺址出土的這一批文物,鑄造工藝精美、技術精湛,比較全面地呈現了東周時期的巴文化,對研究巴文化具有重要價值,是研究巴文化及其與蜀、楚、秦文化關系的鮮活資料!”前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四川省文化考古研究所(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長胡昌鈺興奮地說。




“這次專家鑒定的是多年來羅家壩遺址出土的部分具有代表性文物,均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專家組一行對羅家壩遺址博物館的建設水平和展示效果給予高度評價,并充分肯定我縣在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展示方面所做的工作,”縣文體旅局副局長、羅家壩遺址博物館館長熊歐介紹道,“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專家組建議,完善館藏文物的數字化采集工作和文物修復工作,加強文物的學術研究和保護利用。”(來源:宣漢縣委宣傳部 文/圖 張平)
猜你喜歡
- 達州市職業高級中學在“萬達開云”中職教師技能大賽中斬獲佳績
- 評論() | 分享12月20號 16:01
- 達川區逸夫小學開展2023年秋季第一屆數學節活動
- 評論() | 分享12月20號 16:00
- 達州通川:養好致富“鱸”!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活力
- 評論() | 分享12月20號 10:42
- 一叢綠竹的希望!大竹縣鄉村振興微記錄之竹產業鏈
- 評論() | 分享12月20號 10:41
- 達州市達川區:“三大行動”助推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 評論() | 分享12月20號 10:39
- 我為群眾辦實事 | 達州市達川區:“微改革”服務“大民生” 群眾
- 評論() | 分享12月20號 10:38
- 麻柳鎮明月濕地公園建設刷新“進度條”
- 評論() | 分享12月20號 09:41
- 渠縣第二中學赴萬源市草壩鎮開展教育托底幫扶工作
- 評論() | 分享12月20號 09:41
- 返鄉創業“有勁頭” 村民致富“有奔頭” ——宣漢縣全面推進返鄉
- 評論() | 分享12月19號 14:54
- 2023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靜脈輸液治療護理新進展》培訓班開班
- 評論() | 分享12月19號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