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返鄉創業“有勁頭” 村民致富“有奔頭” ——宣漢縣全面推進返鄉入鄉創業工作

    2023年12月19日 14:54 新浪四川城事 

      廠房里,一臺臺生產設備高速運轉,廠房外,一袋袋塑料制品搬上貨車……12月18日,來到宣漢縣柳池工業園區中小企業孵化園,四川彩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內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2017年,我懷揣著對家鄉的熱愛和產業的期望,回到家鄉創辦了四川彩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一年可生產1000余噸塑料制品,產值可達1000余萬元,吸納周邊20余人就業。”宣漢縣返鄉創業代表馮多瓊感慨道,“我是土生土長的宣漢毛壩人,濃濃的鄉情常常讓我想為家鄉的發展做點貢獻。”

      這是宣漢縣返鄉創業工作以“星星之火”催生起“燎原之勢”的一個縮影。如今,一只只“歸雁”帶著濃濃鄉情回歸故土,一個個精彩的創業故事在宣漢大地上濃情上演,一項項榮譽實至名歸。宣漢縣昌森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已成功創建省級創業孵化基地,普光鎮成功創建省級返鄉入鄉創業示范鄉(鎮),柳池工業園區中小企業孵化器成功創建省級返鄉入鄉創業示范園。

    胡家鎮錦程養殖家庭農場胡家鎮錦程養殖家庭農場

      多年來,該縣認真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和就業優先戰略,采取人才回引、資金協調、技能培訓、硬件保障的方式,增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積極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全國“千億縣”、爭當縣域發展“排頭兵”提供強大動力。

      暖心政策——

      鋪就“回家路”

      “啰啰啰,吃飯嘍!”12月17日,走進宣漢縣東鄉街道秧田村徐桂林的養豬場,此時他正提著潲水桶,掂著豬勺,一邊吆喝著一邊撒下飼料,豬圈里一頭頭肥嘟嘟的豬聚集在食槽前,爭搶著口糧。

      2021年6月,徐桂林毅然辭掉了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鄉成立了四川省珍農人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發展生態土豬畜牧業,培育出完全具備中國本土特質的土豬品種。目前,他養殖了500余頭土豬,年產值可達60余萬。

      “我之所以想回到家鄉創業,一是想把土豬事業發展起來,二是宣漢給了我們返鄉創業的人提供了許多的政策紅利。” 徐桂林說道,“我一回到家鄉,當地政府就幫助我創辦公司,給我提供低息貸款等政策,讓我沒有了后顧之憂,放心大膽地干事業!”

      為了吸引更多在外宣漢人返鄉創業,宣漢縣下好“宣、貸、防”三步棋,為返鄉創業人員量身制定財稅支持、創業貸款等“政策紅包”,吸引了一大批有能力、有條件的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真正實現從“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效應,向“一人創業、致富一方”的“乘法”效應轉變。

      該縣集中宣講、定期推送《返鄉下鄉創業二十二條措施》等政策文件,免費發放就業創業宣傳資料3萬余份,征集各類創業項目70余個;開展創業擔保貸款工作,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965萬元,積極扶持脫貧勞動力、返鄉農民工、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創業,開展創業培訓419人次,發放創業補貼45萬元,帶動本地就業300余人。

    馮多瓊返鄉創業開辦的四川彩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抓緊四川馮多瓊返鄉創業開辦的四川彩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抓緊四川

      用心服務——

      打通“創業路”

      順著蜿蜒的瀝青路,驅車來到宣漢縣胡家鎮錦程養殖家庭農場,一排排兔籠整齊劃一,籠中一只只兔子圓滾可愛、毛發光亮,肥壯的大白兔正在悠閑地進食,不時搖頭晃腦,煞是喜人。

      “現在天氣變冷,要密切關注兔子進食情況,預防呼吸道感染……”12月18日上午8時許,農技人員袁永明正在給錦程養殖家庭農場負責人劉曉軍一一交代注意事項,并熟練地拎起兔子檢查起它們的身體狀況。

      “自我創業以來,政府相關部門就給我提供工商登記、技術指導等 “一站式”服務,開辟了我們返鄉創業人的‘綠色通道’!”談及回鄉創業,劉曉軍頗有感慨地說道,“目前,我們農場里有1000余只兔子,今年以來已出欄四輪共1600余只,產值達到7萬余元。”

      多年來,宣漢縣不斷強化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在南壩、普光等地建設片區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工作站,組建創業指導專家志愿團,聘請有創業經驗的企業家、成功人士進行創業指導、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咨詢等各項服務;依托戶外勞動者大本營,建成3個“零工大本營”,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求職登記、工商稅務咨詢服務、創業項目推介等“一條龍”服務。

    馮多瓊返鄉創業開辦的四川彩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抓緊四川馮多瓊返鄉創業開辦的四川彩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抓緊四川

      齊心創業——

      拓寬“致富路”

      隆冬時節,在宣漢縣方斗食品工業園區內的四川省龍森中藥業有限公司卻是十分“火熱”,黃柏、何首烏等中藥材堆碼如山,陣陣藥香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忙著將中藥材分揀、切片、烘烤、打包……

      “這些都是宣漢土家族鄉的群眾種植的中藥材,我們和群眾簽了收購訂單,雙方受益。”望著已曬至略帶金黃的木瓜片,四川省龍森中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昌林說起了它們的由來,“我們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運作模式,幫扶宣漢本地群眾種植藥材,為他們開辟了一條‘致富路’!”

      有了企業的帶動,也催生出了一批批中藥種植能手。在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李隆江抓住了中藥材發展機遇,成立了達州豐蜀中藥材有限公司,發動村民一起種植云木香、黨參、天麻、大黃等中藥材,帶動300余戶村民致富增收。

      “我種植了600余畝中藥材,一年收入能達到40余萬,現在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了!” 羅盤村村民李永貴笑著說道。

      如今,在宣漢這片沃土之上,一粒粒種子正蓄積力量、破土而出,一個個創業“追夢人”正劈波斬浪、奮勇前進,書寫著齊心致富的故事,凝聚著高質量發展的奮進力量……(來源:宣漢縣委宣傳部)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