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美、里子實!達州通川這些小區正在升級ing
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百姓幸福感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城市更新迭代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通川區聚焦群眾所期所盼,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著力打造幸福宜居家園。

鳳凰小區是鳳凰頭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走進鳳凰小區,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地面道路鋪設、文化墻裝飾、外墻門戶改造等施工,經過改造后的鳳凰小區雛形初顯,展露出她新的“容顏”。

“目前,小區已完成90%的工程量,現在已完成管網、弱電強電的改造,以及綠化的打造,接下來將進行車行道和停車位的黑化,以及一部分店招美化。我們力爭在這個月內完成該項目的全部施工,下個月進行修補清理,確保盡早完成所有工程量。”現場施工負責人羅昌勝說道。

鳳凰小區位于老城區中心位置,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內有13棟居民樓323戶住戶。由于修建年成已久,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公共配套設施已不能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影響著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
“原來我們這個小區看起還是臟亂差,道路也是坑坑洼洼的,管網就像蜘蛛網一樣,影響觀瞻,也存在安全隱患。”談起改造前的小區,鳳凰小區的老住戶李富昌深有感受。

民生工程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著百姓的所期所盼。為著力改善鳳凰小區片區人居環境,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通川區投入資金2200余萬元,以消除安全隱患、強化基礎設施、完善小區功能,提升小區品質為著力點,對小區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截至目前,已實施管網及雨污系統分流約1000米、化糞池清理22個;整治強弱電線路約1246米;道路修整、鋪磚約2萬余平方米、規范停車位122個;小區綠化提升4100平方米,同時,在小區內增設完善了消防設施、健身器材、休閑設施,從地下到地上的全方位改造,讓小區面貌也從臟亂差蛻變為“靚凈美”,著力實現小區面子美、里子實。
“現在環境大變樣了,道路也平整了,原來的蜘蛛網也規范好了,地下的管道也更換了,不存在污水橫流,我們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期待。”鳳凰小區居民王永陽說道。
院棚巷是達城人熟悉的一條老巷子,承載著達城人的美好記憶。如今,經過改造后的院棚巷路面平整、店招規范美觀,墻上的文化氛圍營造讓巷子增添了幾分韻味,小巷煥發出勃勃生機。今年71歲的嚴輝,在院棚巷經營裁縫店30多年,親眼見證了院棚巷的舊貌換新顏。

“現在通過政府打造后,路面很平整,路燈也安起,每個門市招牌都是統一的,整個巷子亮堂堂的,我們在這里生活感覺很舒暢。”居民嚴輝說道。
聚焦民生關切,將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多年來,通川區堅持“外觀有顏值、業態有活力、文化有特色、管理有秩序”的工作思路,以“點單式”改造、因地制宜、滾動推進的方式,以解決居民實際需求為出發點,重點破解停車難、管線破亂、環境臟亂差等問題,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促進城市品質提檔升級,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2023年,全區老舊小區開工改造68個,主要涉及西圣寺片區、田壩片區、羅江片區等項目。截至目前,已全面完工12個小區,工程進度已完成85%。
下一步,通川區將以打造“居者心怡”的幸福宜居首選地為目標,始終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精準發力、聚焦重點、補齊短板,在完善基本功能、優化人居環境、提升居住品質等方面下足“繡花”功夫,不斷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步伐,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用實實在在的成效回應群眾期盼,讓老舊小區改造惠及更多群眾。(來源:通川區委宣傳部)
猜你喜歡
- 海量、免費……來“今日通川”APP實現“看劇自由”
- 評論() | 分享08月18號 14:08
- 渠縣這半年 | 農業:胸懷“國之大者” 打造“巴渠糧倉”
- 評論() | 分享08月18號 14:03
- 達州達川:突出“五度” 夯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
- 評論() | 分享08月18號 14:01
- 四川大竹:稻浪飄香,豐收在望
- 評論() | 分享08月18號 14:00
- 國網達州供電公司輸變電運檢中心:加裝油壓在線監測裝置護航電網
- 評論() | 分享08月17號 14:18
- 甜“獼”來襲,達州通川這里的獼猴桃熟啦!
- 評論() | 分享08月17號 14:18
- 渠縣這半年 | 工業:主導產業領跑 集群集約發展
- 評論() | 分享08月17號 14:14
- 十年磨一劍 教育譜新篇——達州達川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綜述
- 評論() | 分享08月17號 14:13
- 遍地金黃映秋色 四川大竹37.8萬畝玉米豐收
- 評論() | 分享08月17號 14:10
- 農業銀行“貸”給夢源巴山好“李”
- 評論() | 分享08月17號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