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雅安

    新浪四川>雅安 >正文

    寶興冷水魚全產業鏈項目簽約落地:科技賦能生態漁業 鄉村振興再添新引擎

    2025年05月08日 14:58 新浪四川城事 

      5月7日,總投資1.7億元的冷水魚全產業鏈項目在雅安市寶興縣正式簽約落地。該項目依托寶興優質冷水資源,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生態保護為前置條件、產業融合為實施路徑,計劃構建集種苗研發、智能養殖、精深加工、文旅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漁業產業集群,為寶興縣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供關鍵載體。

      據介紹,該項目采用國際領先的RAS(循環水養殖系統)及智能物聯網技術,實現養殖密度提升5倍、水資源循環利用率達95%以上、全程零污染排放。通過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深度合作,項目將規模化應用我國自主培育的2個虹鱒新品種,突破歐美國家對鮭鱒魚類種源的技術壁壘,建設國家級鮭鱒魚種質資源庫,保障國內鱒魚產業種質安全。項目建成后產量將達到6000噸以上,寶興也將成為全國最大的陸基虹鱒養殖基地。

      據悉,項目規劃三期建設,一期聚焦苗種繁育與生態養殖,二期建設5000噸成魚加工中心,三期拓展2000噸精深加工線,開發冰鮮、煙熏、刺身等10余款高附加值產品,形成“從魚苗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鏈。更值得期待的是,項目將與省道432“川版獨庫公路”文旅廊道深度融合,規劃建設四星級漁業主題園區,打造集科普研學、美食體驗、特色民宿于一體的漁旅綜合體,推動“農業+文旅”產業裂變。寶興縣文廣體旅局負責人表示:“我們將以三文魚驛站等形式,豐富吃、住、游、購、娛業態,實現‘一產接二連三’的深度融合。”

      項目一期選址大熊貓國家公園小水電退出區域,通過政企合作盤活閑置資產,構建“企業+村集體+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僅土地流轉和房屋租賃就為永興村集體增收15萬元,項目建成后預計帶動200余人就業,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這種“生態修復+產業振興”的創新模式,為破解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提供新范式。看著如火如荼的施工場景,永興村第一書記徐定勇感慨:“項目讓村集體經濟‘活’了起來,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

      近年來,寶興縣深入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全面鞏固提升森林“四庫”功能,成功創建為“四川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縣”“中國森林糧庫名縣”等。冷水魚項目的落地,正是寶興縣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生動實踐。隨著項目的推進,寶興縣將持續探索生態價值轉化路徑,以這尾“科技魚”“產業魚”“富民魚”為支點,撬動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來源:寶興縣委宣傳部)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