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雅安

    新浪四川>雅安 >正文

    石棉縣堅持“1234”工作法同心譜寫 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

    2022年08月02日 16:01 新浪四川城事 

      石棉縣立足“民族走廊”區位特點,以推動“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為目標,堅持全縣一盤棋的“1234”工作法,不斷夯實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基礎。

      一是抓住一個關鍵,夯實民族團結進步組織基礎。始終堅持黨政引領這個關鍵點。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分管縣級領導為副組長的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領導小組,形成黨政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創建工作格局。將創建工作納入全縣重點工作計劃,制定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細化責任清單,縱深推進工作,變“軟指標”為“硬任務”。

      二是突出兩個引領,營造民族團結進步良好氛圍。突出教育宣傳引領。充分發揮“川礦記憶陳列館”等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作用,講好“彝海結盟”“強渡大渡河”等“石榴籽”故事,構建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突出先進典型引領。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九進”活動,推薦申報市級示范單位55個,省級、國家級示范單位8個,召開全縣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表揚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27個,先進個人31名。

      三是提升三個水平,助推民族地區經濟跨越發展。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整合各類資金900多萬元,統籌用于農房、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民族鄉鎮通村道路全硬化、通信網絡全覆蓋,民族群眾住房和飲水安全有保障;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引導少數民族群眾大力參與石棉三大產業建設,城市和農村少數民族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超過全縣平均增速;提升新村建設水平。按照“產村相融、成片推進”原則,建成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個。5個民族鄉、23個少數民族聚居村創建為省級“幸福美麗新村”。

      四是實施四大工程,促進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實施教育奠基工程。加大少數民族教育投入力度,每年籌措資金75萬元聘請雙語教師35人,在偏遠少數民族地區開辦語言過渡班29個,將學校辦在少數民族學生家門口。實施衛生提升工程。搶抓民族地區衛生發展十年行動等重要機遇,加快區域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為少數民族群眾提供更優醫療服務水平。實施文化引領工程。深入挖掘、整理和開發少數民族特色文化資源,“環山雞節”“什結拉布”成功入選省級非遺項目,爾蘇藏族傳統文化被專家、學者稱作我國西部民族文化走廊的“活化石”。實施基層網格治理工程。以深厚的民族情懷構建“五防兩保”治理體系,針對石棉縣大渡河中游,地處“甘阿涼交匯”地帶,全域老工礦區、移民庫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地震災區“五區疊加”,以30戶左右為基本單元劃分基礎網格862個,結合實際大膽使用少數民族擔任干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成為基層網格治理排頭標兵。(石棉縣委宣傳部 周萬龍)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