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夏芯
“感謝組織為我澄清正名,讓我徹底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近日,廣安市武勝縣紀委監委在沿口鎮組織召開澄清正名工作會,對涉及沿口鎮干部鄧某在片區紀檢監督員招聘中程序不合規、與第一名存在利益交換問題的不實舉報予以公開澄清,鄧某如釋重負。
近年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旗幟鮮明地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嚴肅懲治誣告陷害行為,積極穩妥開展澄清正名,保護好廣大黨員干部的干事熱情,形成激濁揚清、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

樂山市市中區紀檢監察干部對掌握的相關問題線索進行入戶走訪核實。程娜 攝
完善制度機制
旗幟鮮明反對誣告陷害
2024年5月17日,阿壩州紀委監委通報了一起誣告陷害典型案例。通報指出,商人澤某某于2023年兩次向紀檢監察機關實名舉報,時任某縣某局副局長秦某向自己索賄。經核實,澤某某因感情糾紛,對秦某懷恨在心,捏造事實進行誣告,意圖使其受到紀律處分和刑事處罰。最終,澤某某因犯誣告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我們在受理信訪舉報時發現,有人利用信訪舉報之名,故意編造、歪曲事實,惡意舉報干部,意圖使他人受到不良影響以謀取不當利益。”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誣告陷害會嚴重擾亂信訪舉報秩序,極大挫傷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破壞政治生態、污染社會風氣。
為此,省紀委監委出臺《四川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實施辦法(試行)》等,明確認定、核查、處理等工作流程,精準劃分錯告和誣告性質,對無事生非、捏造事實、偽造材料、惡意中傷等誣告陷害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并對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形成有力震懾。
各地紛紛明確行動方案。南充市全覆蓋起底2021年以來查否且未息訪的檢舉控告,從中篩查涉嫌誣告陷害問題線索,完善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誣告陷害行為的主要范圍、認定程序、責任追究等具體事項。德陽綿竹市紀委監委強化信訪部門與案件監督管理部門溝通協作,定期開展已辦結查否信訪件“清倉起底”,推進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和澄清正名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堅持實事求是
不冤枉好人不放過問題
去年,自貢高新區紀工委針對“某局2名工作人員反映其單位領導行賄受賄問題”涉嫌誣告陷害的問題線索,啟動聯動協查機制,查實“張某某冒名誣告、陷害他人”的違紀事實,最終張某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這是自貢市開展一案雙查、懲治誣告陷害的典型事例。
既不冤枉好干部,也不放過誣告者。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本著對干部負責的態度,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對舉報線索認真甄別、審慎研判、精準查證,堅持查處誣告陷害與開展澄清正名并重,及時解決不實舉報影響干部聲譽、牽扯干部精力、束縛干部手腳等問題。
廣元市青川縣紀委監委重點從匿名舉報和反映不具體等情況中查找問題,對涉嫌誣告陷害的線索開展“雙查”,既查清被舉報問題事實、維護被舉報人名譽,也摸清舉報人的真實意圖。截至目前,該縣已對9項問題開展“雙查”,向公安機關移送線索1件,紀法教育4人。
為了盡可能減少不實舉報對干部本人的影響,資陽市紀委監委將關口前移,對反映內容明顯有悖常理、組織和行政部門已作恰當處理、已查證核實作出結論繼而重復舉報等情形,由問題核查小組直接予以了結;對反映內容雖有違紀事實但情節輕微不足以追究相關責任的,采取不直接接觸被反映人的措施開展核查。近兩年來,該市共“無感化”處置問題線索102件107人,其中直接予以了結53件55人。
及時澄清正名
給干部群眾吃下“定心丸”
“經查,我們近期收到的反映青寧鎮副鎮長何某違規經商辦企業這一問題不屬實……”日前,達州市通川區紀委監委在青寧鎮召開不實信訪舉報澄清反饋會,宣布相關問題核查結果。此前,該區紀委監委收到群眾對何某的匿名舉報信,經實地走訪、查閱資料、調取工商注冊信息,調查組確定舉報中提及的何某實為相同姓名的另一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屬實。
澄清事實,以正視聽,讓涉事干部和身邊人都吃下了“定心丸”。根據不同失實舉報造成的不同影響,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制定相關工作辦法,適當采取書面、當面、會議及通報等澄清正名形式,及時消除失實舉報給黨員干部帶來的負面影響。
澄清也并非“一澄了之”,對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做好暖心回訪,跟蹤了解其思想動向、工作表現,并督促其所在單位加強正面引導,解開思想疙瘩。同時,加大對誣告陷害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引導干部群眾依紀依法、逐級有效開展信訪,持續營造有利于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遂寧市船山區紀委監委以駐點接訪、流動宣講等活動為依托,向群眾廣泛普及紀檢監察機關檢舉控告相關知識,引導群眾依法有序開展監督、實事求是反映問題。
巴中市巴州區紀委監委在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中同步開展失實舉報處置工作,推動干部充分了解群眾真實訴求,在積極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中贏得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