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劉珩
新修訂的《四川省消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11月1日起施行。為讓網友深入了解《條例》內容,10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推出《條例》解讀,邀請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副總隊長陳碩與網友進行互動交流。

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副總隊長陳碩(左)解讀新修訂的《四川省消防條例》(省政府網站供圖)
陳碩表示,消防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諧穩定大局,是惠及民生、確保民安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條例》的修訂,在進一步強化、細化、具體化上位法相關規定的基礎上,更加貼近四川實際情況、體現區域發展狀況、順應現代消防工作要求,努力以法治力量推動提升“消”的能力,增強“防”的效果。
看背景:
保障國家法律制度落實落地,應對現有消防安全治理難題
為何要修訂《條例》?“這是保障國家法律制度落實落地的需要。”陳碩表示,2018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進行了兩次修改,現行《條例》一些規定存在著與上位法和現實需要不適應的問題,及時修訂《條例》,是保障國家法制統一,貫徹實施好國家法律和政策措施的需要。
陳碩表示,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消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全省消防工作還存在著消防安全責任制不健全、部門履職不到位、監管模式不科學、單位主體責任未完全落實以及基層消防監管力量薄弱等問題。
“修訂《條例》是應對日益嚴峻的消防安全形勢的需要。”陳碩解釋,新修訂的《條例》通過建立有效防控應對機制,總結和固化新的成功經驗,補齊制度上的短板和漏洞,推進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更好地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消防工作的新要求,為我省消防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據介紹,《條例》修訂工作歷經多次專項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召開專家座談、課題研討等專題會議,充分借鑒了外省立法經驗,反復修改完善。
看重點:
構建多元共治消防工作格局,織牢全方位消防安全責任網
“《條例》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立足點,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突出問題導向,加強制度創新,堅持務實管用,彰顯示范引領。”陳碩介紹,《條例》共8章76條,包括總則、消防安全責任、火災預防、消防組織、滅火救援、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重點涵蓋5個方面內容。
構建多元共治消防工作格局。《條例》通過建立健全專群結合的社會化消防網絡,統籌社會力量參與消防工作,強化群防群治、聯防聯控。《條例》明確,維護消防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創設性規定三個常態化工作機制即常態化火災防范協同機制、常態化消防公益培訓服務機制、常態化專業協作機制,并細化落實相關工作措施。
織牢全方位消防安全責任網。《條例》通過構建權責分明的責任體系,明確政府部門、消防救援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和公安機關等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社會單位、物業、村(居)委的消防工作職責,將消防安全工作分解到社會各領域、各方面、各主體。
強化重點領域火災風險防范。《條例》通過對部分重點群體、重點場所、重點行業等不特定主體提出專門的消防安全要求,修改或增加了文物古建筑、宗教活動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大型會議或群眾性活動、電動交通工具、電力燃氣等公用設施以及“一老一小”場所消防安全方面的職責和義務,促進相關主體自查自糾、落實責任。
完善消防救援組織體系能力。《條例》明確,做強做精專常兼備救援力量,建立健全訓練演練、應急聯動等機制,切實提升滅火和應急救援的科學性、時效性和有效性。
提升消防監督管理效能。《條例》細化規定消防監督檢查,規定行政部門執法協作、信息共享、信用懲戒等機制,明確火災事故調查主體和權限,并對消防工作考核評價、火災事故的責任追究和消防委托執法作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