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浩煊 攝影 韋維

  “終于盼來了!”6月6日,“萬千氣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訪活動報道組來到南充市儀隴縣巴南高鐵馬鞍站,村民張富國望向疾馳而過的試驗列車,趕緊掏出手機抓拍一張照片,“以后去南充只需要20來分鐘。”

  巴南高鐵馬鞍站

  全長約148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巴南高鐵從南充北站向東北方向行進,途經蓬安縣、儀隴縣,最終到達巴中。5月21日起,巴南高鐵正式進入試驗運行階段后,每天有多趟高鐵經停馬鞍站,進行行車試驗。壩子旁田埂邊,搬著小板凳看高鐵,成了張富國等村民茶余飯后的趣事。

  走進馬鞍站,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的站房,主體結構已全面完工,正在進行內部的裝修裝飾及設備調試工作。雖然定位為小型客運專線車站,但馬鞍站的作用可不小——革命老區與城市主城區的時空距離實現壓縮。“以往從馬鞍鎮出發,一個多小時才能到儀隴縣城,到南充市區更是需要將近兩個小時。高鐵開通后,將形成20分鐘到縣城、1小時到南充的快速通道。”儀隴縣鐵建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馬鞍站距離馬鞍鎮城區僅1.5公里,距離朱德故里景區不到10公里,“借力”高鐵,馬鞍鎮的紅色旅游產業,將突破“名氣大、但交通不便”的瓶頸,為區域旅游注入活力。

  40公里外,巴南高鐵儀隴站,站外的玻璃幕墻已基本安裝完畢,呈現出山水波浪的造型。站內墻面文化墻噴涂和室內吊頂收邊收口工作即將結束,進入設備調試階段。“巴南高鐵的開通,為儀隴縣一次帶來兩座高鐵站,儀隴不僅告別沒有鐵路的歷史,還將一步邁入高鐵時代。”儀隴縣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巴南高鐵,儀隴順利接入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實現動車直抵成渝,為儀隴縣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供更多可能。

  放眼南充,巴南高鐵也是全市首條時速250公里的高速鐵路,開通運營后,將新增蓬安西站、儀隴站、馬鞍站三個高鐵站,全市客運火車站總量達到9個,除距離主城區較近的西充縣外,所有縣(市)將實現鐵路通達。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盛毅表示,隨著巴南高鐵開通,川東北地區交通體系將得到質的提升,無論是人員交流還是物流運輸,都將實現顯著改善。

  “巴中經南充去重慶,將比現在繞行達州節約三個多小時,南充的樞紐功能日益顯現。”南充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堅表示,以巴南高鐵開通為契機,南充還謀劃建設高鐵物流節點城市,構建起內暢外聯的對外開放大通道,推動川東北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加速成型,更深層次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