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榮昌 攝影 郝飛
“要加快進度,爭取本月底前實現站前廣場地面部分完工?!?月4日9時20分,“萬千氣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訪活動報道組在瀘州東站見到瀘縣兩高辦工作人員趙應偉時,他正招呼著施工方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進度。
瀘州東站位于瀘縣云錦鎮,是渝昆高鐵入川第一站,總建筑面積11925平方米,今年3月正式掛牌。目前,站前廣場及其配套設施建設進入收尾階段。
走進車站大廳,記者看到,偌大的候車區已完成裝飾裝修,安檢區域和候車區之間的玻璃隔離帶也安裝完畢,自助購票設備已經就位。
站臺上,立柱式現澆雨棚已完成裝飾,每隔幾根立柱都會懸掛著瀘州東站的標識,藍底白字格外醒目。站臺中間位置,地下通道上下扶梯完成調試,站點投入運行后,乘客可由此通道便捷轉換。
將目光轉移到站前廣場,市政道路管網已完成,游客集散中心、汽車客運站兩棟建筑的主體實現完工,站前廣場正在進行硬化鋪裝。
將本地文化融入到站點設計之中,是瀘州東站的一大特色。據瀘州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站房建筑設計以“對稱、傳承、現代”為立意,在傳統建筑風格的基礎上,以簡潔的屋頂流線、精簡的細節,將現代建筑的“形”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神”相結合,讓到站旅客可以感受到瀘州這座城市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

瀘州東站內景。
瀘縣是“中國龍文化之鄉”。在站房主體外立面,12根立柱依次排開,每根立柱墩座石刻紋樣取自瀘縣龍腦橋。12根柱子代表龍腦橋12個橋墩,其中居中8根立柱墩座分別以巨石雕鑿出8座瑞獸,雕刻線條明快、清晰、流暢。
候車廳以“江風酒韻、古宋照今”為主題,結合當地龍文化底蘊,突出建構之美。
根據計劃,渝昆高鐵渝宜段將于今年內完成驗收并實現通車,屆時瀘州市民半小時就能飆攏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