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瀾

  今年初,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2023年全省30件民生實事實施方案》,內容涉及教育、養老、就業、交通、住宅、“兩癌”篩查等多個方面。那么,時至2023年末,這30件民生實事執行落實情況如何呢?

  為強化工作舉措,確保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11月17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2023年全省30件民生實事推進情況專題會。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王菲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政府以及省教育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衛健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會議并匯報。

  封面新聞記者在會議現場獲悉,截至10月底,全省30件民生實事中,已有21件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9件達到或超過序時進度要求。

  四川建設公辦幼兒園195所

  教育,是關乎許多市民的重要議題。

  今年,四川在建設公辦幼兒園、為符合條件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生活費補助和營養膳食補助、向經濟困難的普通高中生發放助學金、為進城務工人員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就讀學校提供經費保障、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加強民族地區“一村一幼”隊伍建設等方面作出了工作成效。

  截至10月底,四川已開工建設了公辦幼兒園195所(全年任務為200所),向42.97萬名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中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為全省75萬名進城務工人員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就讀學校提供了相應的經費保障,為16.35萬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標準發放了生活補助等。以上均接近或超出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標至133元

  一年來,四川全力推動系列兜底保障政策落地見效。

  全省共安排了財政資金12.61億元,用于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標,人均標準由115元提高至133元、排位躍升至全國第22位,截至10月底,全省累計發放養老金1152.44億元。

  積極向國家爭取困難群眾救助補助122.2億元,并新增財政資金6.36億元,城鄉低保人均標準分別比2022年提高60元、53元,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低限分別比2022年提高78元、69元。穩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2022年的每人每年61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40元。

  為19916名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今年一年,四川不斷完善法律援助服務體系。

  目前,四川共設立法律援助機構208個,實現縣級以上機構設置全覆蓋。在216個市、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3116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設立了法律援助服務窗口,在27710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設立了法律援助聯絡點,實現法律援助站點全覆蓋。同時,在全省推進“12348”法律服務熱線與“12345”政務熱線并軌運行,努力提供7×24小時法律咨詢服務。

  在12348四川法網、各法律援助窗口等線上、線下平臺開設特殊群體“綠色通道”,今年以來,累計為19916名農民工、9591名婦女、7959名未成年人、3585名老年人、1044名殘疾人、92名軍人軍屬和119名退役軍人提供法律援助。此外,聯合人社廳開展農民工討薪維權專項行動,深入建筑工地、企業提供農民工勞動合同“法治體檢”。

  促進城鎮新增就業88.32萬人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工作,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

  1-10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88.32萬人、脫貧人口就業236.62萬人;開展勞務品牌培訓10.8萬人次,培育做強“川字號”特色勞務品牌20個,均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4500部增設既有住宅電梯均開工

  改善城鎮居民居住條件,四川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既有住宅電梯增設兩個方面進行了發力。

  據悉,2023年四川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目標任務為新開工5200個,截至10月底,已全部開工。既有住宅電梯增設目標任務為4500部,截至目前,已全部開工。

  近120萬農村婦女已享受免費“兩癌”篩查

  為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川已新建、改擴建了9140個普惠性托位,持續擴大全省普惠托育服務供給;為7878.18萬常住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健康檔案管理、免疫規劃、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23.69萬名65歲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費上門提供康復護理指導、健康風險指導、心理支持和就診轉診建議等服務。此外,截至10月底,共計為119.16萬名農村適齡婦女提供了免費“兩癌”篩查服務。

  杜絕面子工程:

  對已經完成的項目進行再檢查

  民生連著民心,民生實事關系百姓福祉。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民生實事推進情況,王菲指出,要對已經完成的項目,要再檢查是否真正達到了驗收標準、項目質量是否有保證、群眾是否真正受益,不能做成面子工程。對尚未完成的事項,要加強研究分析,找準問題根源,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確保進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王菲說道:“辦好民生實事,需要我們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拿出實招硬招。在全面確保今年30件民生實事按期高質量完成的基礎上,要繼續選好明年項目、強化監督支持、加強宣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