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演員孫藝洲稱疑遭新型蟹卡詐騙引發廣泛關注,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確實收到過類似的“蟹卡”,不僅是各種賀禮卡,快遞小卡片等等,很多不明來源的都是詐騙。有網友擔心,面對類似的“蟹卡”,如果缺乏辨識能力,豈不是防不勝防?
實際上,針對“蟹卡”的詐騙方式,此前曾有媒體報道,往往騙子會在包裹上,添加一張免費的大閘蟹提貨券,上面可能標注有螃蟹數量和“全國通用,產地直發”的字樣,不僅有提貨卡號密碼,還在顯眼位置印有二維碼,并標注“微信掃描二維碼,激活/提貨/客服/物流查詢”,多地警方在調查后通報,蟹卡系刷單騙局,引導受害人進群后實施刷單詐騙。
10月9日,關于“蟹卡”背后存在的新型詐騙可能,封面新聞邀請到了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公安分局反詐中心民警鄭右文,對于類似“蟹卡”背后的刷單騙局以及防范措施,進行了解讀。
“往往這些看上去會比較正規,但背后存在借助快遞引導刷單、進行詐騙的可能。”鄭右文介紹,類似贈送蟹卡以微信掃碼領取獎品的新型網絡詐騙,首先是以“掃一掃”的方式收集您的公民個人信息,從而進一步實施詐騙等犯罪活動,除開個人信息存在泄露的風險,它還會讓你收到各種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外,以及身份被冒用。
類似的“刷單騙局”往往具有固定的套路,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利用快遞將免費禮物寄送給受害者,吸引其掃碼加入群聊。
第二,在群里發布任務,誘導受害者參與活動并迅速獲得傭金。
第三,在受害者嘗到甜頭后,再安排“托”,利用更高的傭金誘導其下載假APP或點擊陌生鏈接,實現詐騙。
第四,以“任務未完成”為理由,拒絕支付本金和傭金。這些刷單騙局屢屢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和損失。為了避免成為受害者,我們需要保持警惕,不輕易相信陌生人送來的免費禮物。如果收到類似提貨券或優惠券,最好通過官方渠道核實其真偽。同時,對于不明來歷的快遞包裹、二維碼或鏈接,切勿隨意掃描或點擊,以免泄露個人信息和遭受經濟損失。
如何防范?民警提醒,大家在收到不明快遞時一定要牢記:
1、登錄官方網站查看物流信息和快遞員信息,電話聯系快遞員。對于來路不明的快遞,要堅持驗證快遞員身份和包裹內物品。
2、切勿掃描不明包裹內的二維碼卡片,也不要點開陌生鏈接填寫銀行卡、身份證、手機號等個人信息。
3、當有陌生來電準確說出你的個人信息,并告知有緊急事宜需處理或有禮品需收取時,請保持冷靜并通過官方途徑進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