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共創生態之美 共赴美麗之約。10月9日,2024成都世園會迎來倒計時200天的日子。半個月前,2024成都世園會組委會第一次會議和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成都世園會會徽、吉祥物和會花正式亮相,成都世園會建設進入加速度。
世界園藝博覽會被譽為世界花卉園藝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是園林園藝行業最高級別的專業性國際博覽會,2024成都世園會將于2024年4月26日至10月28日舉辦,主題為“公園城市、美好人居”。
值得注意的是,2024成都世園會的三大原則中,“綠色低碳”不僅排在了首位,“綠色低碳”理念更是在世園會上各個環節展現。10月8日,記者走進位于成都東部新區的世園會主場館,看項目進度,了解2024成都世園會的“綠色”秘密。
探訪建設現場
核心場館12月底亮相
2024世園會主場館建設進度如何?10月8日,記者來到位于東部新區的2024年成都世園會項目施工現場看到,主展館主體結構已全部施工完成,以“神鳥銜花”為主題的主展館屋面施工全面加速,充滿古典意蘊的散花樓主體建筑也已初現雛形。
世園會的核心建筑進度如何?“目前,各單體建筑均已完成主體結構建設工作,項目已全面進入裝飾裝修施工階段,室內精裝修、室外幕墻屋面、總平有序穿插。”園博公司工程設計部負責人盧超表示,所有核心場館預計12月底完成裝飾裝修施工。
核心建筑中,施工進度最快的綜合服務館正全面進行室內外裝飾裝修施工,其中室內精裝修吊頂墻面龍骨基層已全部完成,室外幕墻及屋面龍骨已全面完成,正進行玻璃幕墻及鋁板幕墻施工,室外總平同步穿插施工。
在主展館,主體結構已全部施工完成,正在進行屋面施工,室內精裝修龍骨基層完成80%。“未來,在主展館區域,還將營造包括客似云來、坐閑望宇、婆娑流翠、摩訶映月、神鳥銜花等10個‘打卡’景觀景點。”盧超表示。
建筑設計靈感來自盛唐詩人李白所寫的“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的散花樓,正進行室內精裝修和外立面幕墻施工,其中室內裝飾裝修基層龍骨施工完成80%,幕墻施工完成40%。
天府人居館和植物館則完成了主體結構施工,正進行二次結構施工和抹灰施工。
“綠色低碳”理念
體現在世園會的各個環節
“公園城市、美好人居”,是2024年成都世園會的主題,本次大會,從主題到規劃設計,更是始終堅持“綠色低碳、節約持續、共享包容”三大原則。
針對“綠色低碳”,此次世園會充分強調對園藝和相關綠色產業的推動和影響。整個世園會通過“留、借、構、融”等手段,盡可能保留林盤、田地等場地現有生態人文資源,打造綠色低碳生態園區。
“綠色低碳”如何體現在世園會的各個環節?“我們在總體策劃規劃方案基礎上,編制了智慧世園實施規劃、低碳世園實施規劃等專項研究方案。”園博公司規劃設計部負責人舒凝透露,各專項方案科學規劃指導后續建設實施,在建筑、景觀、市政、交通、水體五個方面通過減源增匯實現低碳世園建筑設計,錨定“綠色建筑”標準,從建筑材料、堆肥處理、雨水收集等多方面落地“零碳”理念。
在主展館的設計建造中,綠色低碳得到了充分體現,建筑方傳承傳統智慧,充分利用自然通風采光,讓建筑能兼顧夏季遮陽與冬季集熱,減少運維能耗,同時巧妙引入湖面低溫度新風,降低空調使用能耗。其他各場館則分別采用小型空調系統、復合材料保溫墻體等,從而實現降低碳排放的總體目標。
“在建設階段,施工上還就地選取具有觀賞性的原生態石材,結合原有拆遷建筑所遺留的條石、磚瓦等特色建筑材料,將其融入后期建設方案,用于景墻砌筑、景石布置等。”舒凝告訴記者,利用原地原材的建設方式能夠模擬自然和原生態的景觀,實現了材料節約的同時,降低了運輸成本和環境負荷,更促進了地方鄉土文化的保留與傳承。
值得一提的還有世園會的智慧照明設計。據舒凝介紹,光彩照明通過合理規劃照明分區,分級確定照明對象和照明方式。其中,選擇天府眼、摩訶湖、主展館等建筑、景觀作為主要照明對象,園區一般場景則只做暗光氛圍設計,呈現主次分明的夜景畫面的同時,滿足低碳節能目標。
不建一個“無用”建筑
永續利用,打造永不落幕的園藝盛會
“2024成都世園會的設計上,我們堅持不建一個‘無用’建筑的設計理念,并且充分預留未來的拓展空間。”園博公司董事長蔡劍鋒向記者介紹,早在規劃之初,“需求導向,永續利用”便作為成都世園會的規劃原則之一被確定下來,而從歷次世園會的經驗來看,這將有利于將短期的園藝展會轉變為長期的城市紅利。“我們計劃會后將部分建筑轉化為公共服務設施、商業運營綜合體等。”
2024成都世園會主場館如何實現永續利用?
“2024成都世園會園區的轉化利用,主要體現在園區自身轉化利用和園城融合聯動發展兩個方面。”蔡劍鋒表示,從園區來看,核心建筑在2024成都世園會期間,將為游客提供園藝展示、文藝體驗及綜合功能服務。
會后,新區將依托2024成都世園會構建的開敞公共空間,打造城市重要公共活動載體,承載文化藝術、運動教育、公共避險等社會和城市功能,以高品質盛會推動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蔡劍鋒告訴記者,“根據我們的規劃,園區未來將成為城市的綠色會客廳,類似于城市中央公園,其中主展館轉化為新區藝術文化中心,綜合服務館部分功能轉化為社區鄰里中心,讓群眾真正共享世園辦會成果。”
據悉,借世園會契機以會營城,成都東部新區將以優渥生態本底和國際航空樞紐為依托,以世園會主會場為核心,聯動策劃包裝三岔湖、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等文化旅游資源,打造商業會展中心、藝術產業創意基地、綠色科技創新基地、絳溪濱河生態休閑帶等多元化產業和消費場景,將短暫的園藝展會轉變為長期的城市紅利,實現“產城融合、城園一體”,打造永不落幕的園藝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