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昊 川觀新聞記者 寧蕖
8月11日,隨著重達432噸的屋蓋網架整體提升就位并焊接完成,稻城縣亞丁村保護恢復工作相關項目(以下簡稱“稻城亞丁項目”)中的世界最高海拔文化博物館——香巴拉文化博物館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這是稻城亞丁項目自4月全面開工以來,迎來的又一突破性進展,標志著博物館建設進入沖刺階段。

香巴拉文化博物館模擬了“吉祥八寶”之一的白海螺形態。中建八局 供圖
“香巴拉文化博物館建設項目是亞丁村保護恢復工作的重要建設內容之一,建成后將成為亞丁村地標性建筑。”施工方中建八局項目負責人王桂乾告訴記者,博物館項目于4月25日開工,共3層,總建筑面積2994.6平方米,“預計將在8月30前完成整體裝飾裝修,9月下旬就能與廣大游客見面。”

為保證施工安全和質量,項目部將屋面結構在安裝位置正下方的平臺上拼裝成整體后,利用“超大型構件液壓同步提升技術”將其提升到位,不僅降低了安全風險,還將工效提高了40%。中建八局 供圖
據了解,香巴拉文化博物館模擬了“吉祥八寶”之一的白海螺形態,朝村莊一側從地面延伸而成,自然地融于山林中;朝山谷一側,通過水面反射回映壯麗雪山。施工過程中,面對異型結構多、屋頂造型復雜、坐標定位放線難等難點問題,項目團隊巧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進行實體模型模擬,再根據模型及圖示坐標進行全站儀放線定位。“通俗點講,就是將電腦生成的模型投影在施工的實地,進行定位。”王桂乾告訴記者。“這樣既提高了建造效率,又保證了吉祥海螺的建筑形態完美呈現。”

為了提高效率,項目部采用了預制加工+現場拼裝的施工方案。中建八局 供圖